其實他有些想要見識一下峨眉山的【千絕往生樓】,此處便是峨眉山鎮壓經年厲鬼之所,大多封鎖些不願往生也難以超度的厲鬼。
可惜,即使是為了麵子,峨眉山也不可能讓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修士去嘗試此處,若是未成還好,若是成了,豈不是說整個峨眉山千年傳承不如一個“散修”?
怕是峨眉山掌門死了也沒臉見曆代祖師。
一路走來,金幕斬獲了三十二萬功德,現在距離功德圓滿僅有十萬多一點點的功德。
待功德圓滿,時機一到,便是自己成仙之時。
寧州整體看起來宗教氛圍會稍微深一點。
像蜀山、萬花穀、雲霄宗這種,一般都隻是關注人間大勢,單純的城池勢力變化、甚至國度換代並不為這些門派關心,所以隻要不是試圖招惹邪神,自然不會關心信仰問題。
隻有平州的昆侖山比較特殊,對人員流動和城池管理者看的很緊,但是並不是很關心百姓信什麼神。
峨眉山更多有一種宗教國的感覺,整體在信奉峨眉山祖師和諸天神靈上表現得很是熱烈。
金幕隱匿身形,行走在道路之上,普通百姓大多著粗麻短褐,衣擺袖口層層疊疊綴滿補丁。
唯有少數人身著灰樸色道袍,這些人走在路上,一個個百姓紛紛打眼底裡羨慕和崇敬。
特彆是一些幼童,眼中憧憬之色異常濃鬱。
家家戶戶的門上或者其他什麼地方,多少都有些篆文、符籙、太極圖類的裝飾。
因為普遍崇道,吃食上自然難免清淡一些,一路走馬觀花,甚少有食用或者販賣含有五辛之物的食物。
好在峨眉山更偏向於正一的風格,不戒葷,不忌結婚生子,不然整個寧州和蘇州也傳承不下去。
雖然峨嵋山下轄內的城池管理的嚴格一些,但是金幕卻發現這些城池下的誕生怨靈的概率也小了一些。
他一共統計過二十座小城池,十五座中型城池,十座大型城池,遍觀因果線,最終確定的確是如此。
因為這些人心中的雜念相對少,自然生出邪念的概率小一些,邪念少,殺戮和迫害自然少,故而怨靈自然而然的會少很多。
把這個想法先行記錄在心底。
金幕遍觀整個寧州和蘇州,基本都沒有大規模的怨靈,自己路上頂多遇見三三兩兩,效率過低。
不過,同時,這樣也說明這邊的百姓很少受怨靈侵擾。
自己在經過前麵四州時,包括金州和常州在內,都有些不安寧,唯有這蘇州和寧州爭鬥較少,想必也是和百姓極度崇道有關。
……
離意一起,他直接駕雲返回蜀山,心中不斷盤算變化之機到來的時候……
回到蜀山剛休息不久,金幕驟然感覺到一絲心悸。
他身為元道修士,差一步即可登仙,豈會身體不適,所以這必定是靈覺預警。
金幕當即盤坐蒲團之上,開始起占推算,同時精神世界深處的【天維之門】開始運轉。
不斷地獲取天地中的諸般氣機變化……
隨著一陣奇異的波動平息之後,他低頭思慮著卜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