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江家遷徙的情節,作者不會寫太多,因為擴展下去,能寫的實在太多,建立在古代背景下的家族,特彆是家族有任官職的,處理起來相當麻煩。
所以這裡略寫一些,難免有不太合理的地方。)
自己地四種糧食在法術催動之下,土豆和紅薯畝產量五千斤左右,水稻一千五百斤左右,玉米一千八百斤左右。
前兩者產量高,但是相對不抗餓,後兩種產量低,但是相對抗餓。
其中土豆和紅薯各占一千五百畝,水稻和玉米各占一千畝。
按照自己目前的極限效率,每十四天一茬,一年有二十六茬。
一年下來,刨出一定的不可食用部分,極端情況下甚至足以八百多萬人一年的糧食。
自己留下了法陣,會自動地繼續播種、收割、存儲糧食等,直到自己提供的養分不再足以催化糧食,到時他自會前來補充力量。
最後在外圍放下一個防護法陣,他抽身離開這裡。
金幕和掌門知會一聲,隨即飛身離開蜀山,前往江氏而去。
……
金幕暗示了此身爺爺,江老爺身為一縣主官,豈會不明白他的意思。
顧不得見到金幕的激動和聽聞此消息的震驚,趕緊派人快馬加鞭將自己兒女叫回來。
江老爺沒囑咐太多,隻說有要事要說。
若是親家能意識到這件事,連夜悄聲趕來,大家親戚一場,他也不介意帶著一起,若是不信,或者遲疑,他也不會有半分留情。
這種事情,一旦泄露消息,親屬關係之間勾連不斷,傳遞下去,人數沒法預想,他江家沒那麼大本事,能夠在這種情況下保住那麼多人。
即使現在,也隻是托了江家這六歲離家的幼子福氣。
身為江家家主,必然要時刻保持理智和取舍才行。
還好,江鶴年老爺子的教育之下,江家下一代都很敏銳,意識到似乎發生了什麼。
很快,江家男子近處的來此很容易,遠處的請假回太平縣。
江明玉和江明萱則是帶著夫君到此。
魏燕華和李明宇頭腦敏銳,一開始還以為是妻子娘家有點什麼私事,沒想到居然這麼多人都回來了。
一群人坐在江氏祠堂中,等待江老爺子出場。
很快,江老爺子帶著一年輕男子走進祠堂。
男子一身青袍,懷中抱著一把拂塵。
一群人一開始還有些納悶,江家居然還有能跟江鶴年老爺子並行的晚輩。
唯有江臨舟和孫悅心不自覺地激動,身為父母,他們對金幕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今天把大家一起叫來,是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這位是靜寧道長,乃是蜀山長老。”
江臨舟心中一動,聲音顫抖,小心翼翼地問道:“父親,這是……這……承寧?”
似是不敢確認,孫悅心也提起心來,關注著江老爺的回答。
“沒錯,靜寧道長便是承寧,江承寧。”
他和金幕確認過,金幕並沒有不承認江家的意思,但是話外之意不可過分。
江鶴年明白,金幕此時身為蜀山長老,本就代表著蜀山,江家當然不能給金幕拖後腿,而且,江家很快就要舉族搬遷,想扯虎皮也費勁。
江老爺一副自豪的模樣,他的確可以自豪,江家出了一個麒麟兒,不但早年給江家帶來巨大的福氣,更是在蜀山修行有成,成了蜀山長老。
大禍臨頭的時候,更是可以帶著江家一起避禍。
喜歡諸天修行,我先知先覺請大家收藏:()諸天修行,我先知先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