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米藥物開道下,人力很快到位。
木料和石料諸多建築基礎材料同樣迅速到位。
其實,這點事,若是妙華帶著師兄弟去建房子會更快,但這樣有些太過於飄忽天際。
務實點來說,通神觀的建立完全可以消化一波冗餘勞動力。
既緩解了了人流對城池的衝擊,還讓許多人都掙到錢,更是在當地打下一定的百姓基礎。
……
在幾乎是傾城之力下,玄安城通神觀迅速建成。
通神觀給雇工的待遇算不得高,但在如今的光景下,在玄安城稱得上頂頂好的。
每日兩頓飯,一頓兩個粗苞米麵餑餑,每個半斤重,一小份野菜鹹菜,一碗濃稠糙米粥。
每日完工可以帶回家一斤粗苞米麵,當然,這個其中摻雜的苞米棒就會多一些。
並非是靜寧或者妙華小氣,而是這些糧食足以兩個大人帶一個小孩維持下去。
再多的,普通人受不住。
而且,其實他們給雇工的糧食,從生存角度衡量,已經遠超一個重體力勞動者的需求;
隻要不影響正常工作,偷摸藏起來半個餑餑,通神觀也不會多管閒事。
王大山就是通神觀的雇工之一,當初他靠著天生一副好骨架,掙得了這份工作。
他們當然不敢偷懶,但通神觀每隔固定時間會要求他們輪班休息一會。
這些雇工勞作時也聽過一兩句“閒談”,這通神觀是比城主還要厲害的蜀山修建的,特地來這地方傳播信仰,據說信仰虔誠的,還能拿到免費的救濟糧食。
通神觀的手筆,王大山都是見過的,有點納悶,卻毫不懷疑真實性。
他暗暗打定主意,要是通神觀開觀了,他一定要拉著家裡婆娘和孩子去拜拜。
按約定交付餘款尾錢工程尾款)後,王大山懷中緊緊藏著糧食袋子,摟緊衣襟往回家跑。
這袋子是第一次時通神觀發給他們的,說是隻有第一次發酬時有,丟了就要自己帶糧食袋子來。
離開通神觀,既心滿意足,又有點意猶未儘。
能吃的飽,已經是他們最大的幸福了,而且還能順便養家。
他隻有一個孩子,家裡婆娘帶著孩子,一頓半斤苞米麵吃的可美了。
他心中有數,自己吃一個半,加上其他的粥和鹹菜就足夠了。
剩下的半個餑餑,夾著鹹菜,帶回去給婆娘孩兒吃,還能補充點鹽分。
好在他乾的好,通神觀的道長允許他之後繼續打工。
不是沒有的偷奸耍滑的,但王大山可不屑於此。
最後看看,彆說他們是誰誰家的遠房親戚,就是那誰誰家的老爺子不也匆忙趕來道歉?
最後都老實了。
隻不過,前期偷懶的但不嚴重的、不時發牢騷的,都沒被通神觀錄取,
他一想起那張臉就忍不住樂嗬,現在怕是腸子都悔青了。
通神觀的道長可不是草包,眼睛明亮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