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等,聽懂了麼?”
當這句話厲聲的回蕩在一乾秋闈官員的耳中,就好像是天外一顆隕石,直接砸落在了他們的心湖之中,掀起一波滔天巨浪。
震撼,恍然大悟,感動,複雜,振奮。
種種情緒在他們心中交雜,最終演化作他們麵上上湧的氣血和抹不去的亢奮。
縱然他們大多出身寒門。
又或者直接就是泥腿子出身,但他們對於官場。對於朝廷,還是從親朋故舊和師長同門中了解了許多潛規矩,聽到了許多委婉的規勸。
官官相護。
和光同塵。
排資論輩。
說是糟粕也好,或是朋黨的相互篩選也罷,他們對於各自的坎坷前路,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他們也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在這條為民請命的路上長久的走下去,或是在某一刻被現實擊垮,淪為汙吏貪官。
因為他們身後無人扶持。
身前也並無指引。
就像是一堆為了踐行田畝清丈的國策,而被臨時篩出來湊數的“耗材”,根本無人問津。
所以他們其實是相當迷茫的。
然而今天,齊泰卻給了他們一個截然不同乃至相反的答案。
太子殿下不僅在關注著他們,還為他們今後的官途謀劃了一條康莊大道。
而他們要做的,大概就是在完成朝廷下達政務的同時,堅定踐行好自己的理想,與貪官汙吏劃清界限罷了。
這如何能讓他們不亢奮。
言罷。
一眾秋闈官員,麵麵相覷。
又聽齊泰再次重複。
“如等,聽懂了麼!”
一眾秋闈待任官員齊聲應喝:“謹記大人教誨!”
望著台下在猶遠處觀望的民眾,黃子澄適時扭過身,插嘴道:“好了。”
“還有正事要做呢。”
“國不可一日無君,這一方縣令之職,也不宜空懸。”
“朝廷與我等欽差臨機應變之權,南陽府又授予我等公文。”
“在朝廷未決定是否抽調其他官員至新野縣赴任之前,新野縣令一職,汝等可有人意欲暫代?”
此話一出。
高台上的一眾待任官員登時呼吸加重。
誠然,新野縣是下縣。
地處偏僻,人煙稀少,物產不富。
到這裡出任,必然要麵對幾個巨大的難題。
政務推行的困難。
人生地不熟,容易被架空。
無有賴生存的礦產或其他資源,難以將新野縣經營得當,得到上級或朝廷的關注,若是維持不當,必將前途渺茫。
但是,如今虛位以待的這個新野縣令,可是正兒八經的朝廷七品官啊。
就算是如齊泰,黃子澄這般經過朝廷培訓培養,還到地方曆練的官員,如今有不少也還隻是八品的縣丞縣尉呢。
隻這一下,就得少奮鬥多少年啊?
想明白這點。
一連幾人都自高奮勇的站出來,表示希望參與新野縣代縣令一職的爭奪。
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