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總覺得自己更聰明。”
“索性,便由他們去吧。”
“看看他們能攪個怎樣的風雲來。”
“我們也好,“夫子”也罷,就算是那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不也都看在眼裡,袖手旁觀麼。”
孔“夫子”眯眼不答。
這話說的相當露骨。
白蓮教也好,孔家也罷,包括朝廷都已經獲悉了這個消息,可哪怕朝廷已經知情,卻沒有雷霆一擊,剿滅叛黨的意思……
這天下之事,誰能經的起細品。
早在元末戰亂,各路起義軍揭竿而起之時,白蓮教內部便早已發生了分裂,各為其主。
雖說投效老朱那一脈的白蓮教眾笑到了最後。
可老朱立國之後,反手就將白蓮教宣為邪教,如今的白蓮教在曆經戰火和朝廷打壓追索的多種打擊之下,早就是一盤散沙,各為其主,不過是風雨飄搖之下,勉強堅持共鑲著白蓮教這一杆大旗,抱團取暖而已。
隻是江浙一帶的白蓮總壇手中有錢有糧,各部分舵都得仰仗,才推舉承認了他們的總壇地位。
這幫分舵的人名義掛著白蓮教的名頭,卻是聽調不聽宣,這麼多年來把鍋甩給白蓮教,賺取的所有好處卻儘歸了自己,就這還想表功?
總壇不親自把他們點了,已經是看在不拿瓷器碰石頭的權衡之下了。
如今洪武皇帝要清丈田畝,天底下不知道觸犯了多少地主鄉紳的利益。
如今這些被傷了的“地主士紳”,通過各類渠道找到了他們白蓮教的分舵,讓分舵的人有了天下人心在我的錯覺。
加上他們對老朱也有怨,索性便順水推舟,讓分舵出來,做個替死鬼罷了。
至於說他們孔家樂見其成。
那可不是樂見其成麼。
孔家派出下代衍聖公去往蘇州府刷臉,想要借著官學校定注解,提升自己的名望,乃至躋身天下大儒之流,順順利利的繼位。
誰知就摔了這麼大個跟頭。
雖然孔府內部上下並不完全支持孔訥。
可那畢竟是他們曲阜孔家的顏麵,在蘇州府栽了未曾得到朝廷心照不宣的袒護不說,朝廷還公然派欽差,將事情的屎盆子往他們孔家臉上扣。
旁人不知道。
他們這些老江湖哪裡還看不出來,這是朝廷對他們孔家的敲打。
不允許讓他們這所謂的衍聖公之後,在甚囂塵上的調動大明讀書人的神經,聚攏名望,對抗朝廷。
即便知道這是朝廷的底線。
但這也該是大家私底下的鬥爭,怎麼能擺到台麵上,還公然用所謂的聖旨,汙他們孔家的名望。
至於朝廷官員。
不管是為了推行朝廷國策需要聚攏民心,所以得讓這些民眾吃些苦頭,然後見到朝廷國策的好處。
還是另外一些彆有用心的人,需要有人出來把水攪渾,“養寇自重”以此作為他們升官發財的墊腳石。
總之,天下烏鴉一般黑。
誰敢說自己乾淨?
“這天下啊,就不能太安穩。”
“太安穩了,上麵那位總想著些不切實際的事情,鬨的咱們無利可圖,撈不著好處。”
“可天下又不能太亂。”
“太亂了,所有人都討不了好。”
“夫子,你說是吧。”
喜歡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請大家收藏:()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