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稅的追繳,糧草的籌措以應對外敵固然也是緣由,但其根本的目的還在於移風易俗,鞏固統治。
誠然。
如今的北境滿目瘡痍,天下的財富八成都聚攏在南方,乃至於浙東一帶。
可那裡的水深也能淹死人,各式各樣的關係,人脈錯綜複雜,想要從南方開始動手,那和造反再打一回天下沒有什麼區彆。
而且要麵對的敵人興許還是曾經的部下,重臣,生死兄弟。
阻力可想而知。
但北境不同,雖然滿目瘡痍,幾乎已成廢墟。
但地曠人稀的北境,不正適合重新作畫,積蓄力量嗎。
遙想這些年隱隱從應天府朝廷內聽到的遷都苗頭,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了自己的揣測。
若說在田畝清丈上,孔家的立場的確和天下鄉紳士主一般。
可若是遷都,尤其是北遷。
那孔家可要說道說道了。
近水樓台先得月的道理誰都懂。
浙東黨一脈為何能在朝堂上和追隨者朱元璋打天下,身懷從龍之功的淮西勳貴集團抗爭,除了老朱有意平衡之外,還不是因為他們家底子厚,人才儲備充足,讓治理國家人才稀缺的老朱不得不用。
甚至於在知道他們一些私底下齷齪時,隻要沒有到台麵上,老朱還不得不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穩定壓倒一切的道理,貫穿古今。
也正是有著這樣穩定的基礎盤。
如今天下官員的話語權,基本都集中在南方。
這是經濟基礎和受教育程度直接決定的。
就連曲阜孔家這個千年傳承的世家,也不得不在這點上,對南方的浙東黨之流保持些三分禮待。
可倘若朝廷能夠遷都北方…
如宋時一般,遷到汴梁,或者更北些。
對於洪武皇帝而言,無疑更加有利於朝廷官員的任免,攥緊朝廷的話語權,也能將經濟和政治中心向北遷移,如此一來,不僅有望大力恢複北境舊時的繁榮,興教化,複百業。
對孔家而言,無疑也是天然受益的。
“可此一時彼一時了。”
“大明兵鋒正盛。”
“除非六月飛雪,否則,殘元的氣數算是儘了。”
“咳咳,咳。”
“咱們曲阜孔家到底還是聖人遺傳,吃相不能太難看。”
孔希學又輕咳了一陣,這才幽幽道:“眼下的關口,朝廷看似隻是在田畝清丈,私底下誰能斷定,那位洪武皇帝是否有借著這個機會考察北境民風,盤算遷都的地點呢。”
“這對族裡而言,事關長遠的利益和家族傳承。”
“所以,組裡要求各房,最近都收斂些,莫要再往出兜售糧草。”
“尤其,是不能向不該散的地方散。”
“這個要求,不算過分吧。”
各房麵上的神色各異,但都默契的無人出聲。
“既然各位心裡有數。”
“我就放心了,諸位,散了吧。”
喜歡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請大家收藏:()開局滿級的我選擇在大明當老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