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葉家彆墅。
今天是考核的日子,藍皓雪和文聽琴都到了葉家。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葉自明將兩人帶到了琴房。
“你們誰先開始?”他問。
藍皓雪轉頭看了文聽琴一眼,見她似乎並不想第一個上去,藍皓雪便主動站了起來:“老師,我先吧。”
葉自明點了點頭,站到鋼琴旁。
藍皓雪坐到鋼琴前,輕輕吸了一口氣,纖長的十指自然的放到琴鍵上。
停了幾秒鐘之後,她摁下了第一個琴鍵。
這次考核,她選擇的是肖邦的第二鋼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
這是一首極為浪漫的曲子,肖邦創作這首曲子的時候,他正好深深愛上了一位在華沙音樂學院學聲樂的女子。
整個第二樂章,寄托了肖邦對這位女子的深情。
作家用筆築世界,鋼琴家用曲譜深情。
肖邦的浪漫愛情,繾綣深情,都寄托在這一個個音符裡。
藝術不需要懂,藝術隻需要感受。
閉眼細聽,似乎能看見月光下顫動的燭火,那燭火照耀著少女的美妙身姿,她若隱若現,若即若離,迷離的在琴譜裡顯現,又酣暢的從時強時弱,時湧時斂的音響中躍出。
藍皓雪閉著眼,十指輕巧的滑動在黑白琴鍵上。
葉自明也閉著眼睛,隨著音樂聲小幅度的點頭。
將近十分鐘的演奏結束,藍皓雪收回手,從琴凳上站起身。
葉自明朝她點了點頭。
藍皓雪這個孩子是真的有天賦。
從藍皓雪手下奏出的樂曲,是帶有獨特意味的。
鋼琴的浪漫,生機,活力,她都能很好的駕馭。
仿佛觸碰的不是琴鍵,而是靈魂。
這首曲子經她的手奏出,柔和之時,就像穿過手指的風,清晰,又讓人難以捕捉。
強勁之時,每一個低音都震顫的恰到好處。
她能用音樂搭建一座溝通靈魂的橋梁。
藍皓雪微微頷首鞠躬,坐回文聽琴旁邊。
知道到自己了,文聽琴站起身,走到琴凳前坐下。
她選的曲目是李斯特狂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