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總總三十多條芯片負載失衡的跟蹤試驗結果,都是拿人命試出來的。
雖然沒有經過反複驗證,但這原本就不是能夠反複驗證的事情,因為臨床試驗需要巨大的數據樣本,而這種實驗根本不可能提供給實驗調查者以巨大的臨床試驗數據樣本。
萬·布林墨什給的實驗報告上列舉了一百多條腦機芯片負載失衡的後果,陳宴一一看過去,隻看得頭暈目眩,一時間隻感覺腦機植入手術就是個笑話。
……
除了腦機芯片負載的問題之外,腦機本身還存在一些現階段無法解決的問題。
最典型的問題之一,就是世界上現階段能夠製造出的腦機芯片,其晶體管規模不夠大,無法模擬人類的一切思維模式,現有的最頂尖製造工藝——3納米芯片製造工藝無法實現人類思維的一切進程模擬——這就又要扯到材料科學上去,萬·布林墨什同樣就相應的材料工藝進行了相應的調查,並整理出了調查報告。
除了無法突破的材料工藝之外,還有程序科技方麵,現階段的彙編技術無法做到在腦機芯片上寫入完整的硬件基本輸入輸出係統——即BIOS,現階段的程序科技無法做到在硬件上模擬出能夠運行“人類思維”這一龐大軟件的底層硬件BIOS,就連萬·布林墨什自己親自優化過的BIOS,堪稱根據她的神經結構量身定製,也無法完全模擬出她的一些精準的思維出來。
除了材料工藝和程序科技之外,腦機的維護技術也並不完善,因為腦機維護技術涉及到生物學中細分的神經科學(腦科學)和生物芯片技術(交叉學科)的大量知識,而這些專業近些年才有,帝國根本就來不及培養出那麼多相關專業的人才。
拜倫維斯集團也是依靠往幾個腦覺醒的超凡者身上花費了海量資源之後,才有了現在的成果。
陳宴意識到了這份實驗報告的價值,但他並不覺得自己賺了,按照萬·布林墨什的說法,接下來要砸的錢還要更多,要發展的科技類彆也要更多,從現階段的帝國科技情況來看,腦機技術完全就是個不知道多久之後才會有回報的無底洞!
整個實驗報告——萬·布林墨什從她的腦機裡整個複製過來的【大腦計算機技術】的實驗報告,連文字帶圖片,一共30多個G的內容,陳宴完全沒辦法短時間內看完,隻能從目錄去檢索自己需要的內容。
而從附錄中萬·布林墨什留下的諫言來看,她並不推薦陳宴把這些東西全部看完,因為這份報告原本就是一整個超凡者科學家團隊,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進行了無數實驗之後思考總結出來的,一個人根本無法將其消化。
陳宴很理解她。
單純就看了那麼點——單純就從目錄裡看到了那麼點即將麵臨的問題,他就已經頭暈目眩了。
他合上實驗報告,過了好一會兒,才從精神刺激中緩過來。
‘拜倫維斯集團花了幾十年時間,傾注了無數資源,犧牲了無數人,驗證了一條百年內不可能實現的道路。’
陳宴關閉了資料頁麵,呆呆的看著手機。
‘怪不得……怪不得機修會要搞手機這種【外置器官】,原來是想要彎道超車。
【外置器官】會成為人類的複製體,複製出完完整整的人類,賽博格·奎因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經曆了一切之後——在本體死亡之後,誕生於手機之中,完全模擬本體而生的意誌,賽博格·奎因已經成功成為了數據生命,他至少可以適配手機——他至少能完全控製手機——如果將手機視為他的軀體,那麼,賽博格·奎因已經完成了機械飛升,成為了不會動彈的矽基生命了。
如果賽博格·奎因能通過手機控製一整個機械軀殼,豈不是就完成了從數據飛升到機械飛升的過程,成為了真正的矽基生命體了!’
陳宴繼而想到:
‘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要麵臨同樣的困難——意識與機體之間隔了一個手機,但手機能夠模擬出人的一切意識指令嗎?
恐怕也是不行的,因為手機功能有限,手機能夠實現的程序指令連計算機都比不過,憑什麼去操控更加精密的腦機呢?’
陳宴若有所思:
‘有沒有一種可能——機修會之所以讓手機進入每個人手裡,就是為了在每個人使用手機的過程中,讓手機自我學習,自我進化,最後成為某種類似大腦的東西?
手機能自我進化,是因為手機本身是生物電子材料,是神經類的外置器官啊!
這樣一來,手機裡的意識就能把手機這顆不斷完善的大腦當做容器了。
手機是大腦,也是程序編輯裝置,而且因為和意識不斷相互適應的原因,不用做BIOS適配。
這……’
陳宴想了想,感覺靠譜!
可他也知道,這完全是自己的臆想,是毫無根據的猜測,而且他擁有反駁自己這套理論的證據——
如果真是如此,機修會完全沒必要冒著大危險,聯合其他兩個勢力去捕捉攜帶致命病毒的白蛇,而隻需要等上那麼幾十年,上百年,機械飛升的過程就在這種人為乾預的“進化”之下,自然而然的完成了。
陳宴拍了拍自己的臉。
不能單純的這麼想。
機修會冒奇險去捉白蛇,說不定是機修會領導腦抽了,也說不定。
陳宴把實驗報告合上之後,思考了很久,終於有了一個明確的思路:
既然暫時無法做到技術層麵的突破,就先搞最基本的東西,等下盤穩了,再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
等到明天早上,他之前談好並簽了合同的二十七個人,其中的一部分將會進入這間蜂房的地上第三層,開始對陳宴選定的腦機技術中某一細分技術的攻堅研究——按照萬·布林墨什給出的腦機圖紙,仿造腦機外部結構。
陳宴暫時搞不來特製的光刻機,所以沒辦法做腦機芯片,因此,能夠進行生物芯片紋刻的光刻機也是他未來的目標之一。
而另一小部分員工,將會進入這間蜂房的地上第一層,成為烏鴉的助理,熟悉智械義體的程序編輯和植入操作。
陳宴給了烏鴉一份特殊的合同,不但給足了甜頭,還在合同裡許諾了一些重要的權力,想必烏鴉必定樂得教導這些新人。
陳宴打定主意,自己沒有任何的相關知識積累,即便有拜倫斯維集團成熟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進行鋪路,一口也吃不了一個胖子,所以,要想解決腦機技術麵臨的問題,他隻有先砸錢試試——他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把現在完全當成是試驗投資,且投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有一個便士的回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