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潛在規則,還是人情世故,除非萬不得已,越級上報絕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蘇世長雖然給了兩隻信鴿,但出於蘇伯伯的尊重,王千元還是讓沈魚帶著信件,跑了趟定襄城。
最近這幾天,蘇世長的情緒很暴躁,自己一路從長安遠道而來,頡利卻閉門不見。左等右等,等了好些時日,昨日這才召見。頡利可汗倒是熱情招待,可就是不提兩國之事。
頡利這些天相邀蘇世長喝酒、遊玩、打獵,是一遍又一遍,擄掠的大唐百姓何時歸還,更是絕口不談。蘇世長氣的是怒發衝冠。這感覺就像一隻猴子跟你玩計謀,你閉眼睛都知道這猴在騙你,可你卻拿它一點辦法沒有。
這叫蘇世長如何不氣,憤怒的人哪裡管得了那些,蘇世長忍無可忍,跑到頡利宮殿外就是一通好罵,可惜突厥守衛聽不懂,以為蘇世長喝多了,被強行送回了使館。
剛回使館不久,蘇世長就見到了沈魚,王千元的這份計劃,就像強效降壓藥一樣來的及時。蘇世長看過之後血壓直線下降,隨後一隻信鴿從定襄騰空而起,在天空中畫出一條弧線直飛長安。
蘇世長在宮門外破口大罵了一通,突厥守衛聽不懂,可一旁不乏有懂中原話之人。頡利剛吃完午飯,就接到了消息,自己全家女性被蘇世長問候了個遍。頡利勃然大怒,張口就要砍了蘇遠。這時在一旁的趙德言,開口勸道:“可汗勿要動怒,這蘇世長就是為了激怒可汗,可汗可不要遂了他的心願。”
掌權者沒有傻子,頡利是被怒火一時蒙蔽,聽到趙德言在旁的一句話,頡利立刻就醒悟了過來。
頡利短暫思考了一會,臉上怒火退去笑意漸起,說道:“想必是蘇世長看出了我們的推脫之意,這才故意激怒於我,想要以死要挾。”
趙德言躬身拜道:“可汗說的正是。”
頡利問道:“若依先生之見?”
趙德言稍加思索,開口說道:“可汗不若趁此事,將他趕回長安,再書信一封痛斥蘇世長無禮。這樣一來,我們不僅無需歸還唐國人口,還能避免與之交惡。唐使無禮在先,可汗卻能饒他不死,天下何人不稱讚可汗氣度非凡?”
頡利點頭稱妙,深以為然,不僅大喜對趙德言連口稱讚。
蘇世長前腳剛放飛鴿子,後腳就被頡利趕回了長安,頡利派兵以使團無禮冒犯可汗之名,將蘇世長一乾人等強行送回了長安。這一乾人等裡,也包括一臉懵圈的沈魚,沈魚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就被突厥人塞進馬車一同送走了。
飛的肯定比跑得快,信鴿撲扇著兩隻大翅膀一路翱翔,一天時間不到就飛到了後宮牆院。
這份對付突厥的計劃很完美,但計劃完美可不表示李二就一定會同意。就像做生意一樣,商品的品質優秀固然重要,可會宣傳自己的商品,能把話進到客戶的心坎裡,也同樣尤為重要。
顧客的身份不同,推銷產品的話術也不相同。李二是個帝王,想要說服一位帝王,不能乾畫大餅,需要來點實際的東西。計劃終歸是計劃,無論計劃有多完美,終究是沒有看的見的利益誘人。
彆說是唐代,就算時間在往後延伸,華夏中原一直缺少牛羊牲畜,而馬匹就更為稀少了。而草原盛產馬匹牛羊,若真互商貿易,用米糧換牛羊,其實大唐是賺的。
這道理李二是懂的,但是李二為什麼不做呢,究其原因是不想讓突厥強大。
都說突厥人是吃不飽肚子才搶劫的,這個說法隻說對了一半,而另一半是你無法保證,吃飽了的突厥人不繼續搶你!
哪個強盜不說自己是劫富濟貧?這隻是說出來好聽罷了。強盜就是強盜,那不是說搶你就搶你嗎!搶你還需要原因嗎?
他餓著肚子要搶你,你喂飽了他他還搶你,那還不如餓著呢!這就是為何每個漢家王朝,不願與草原人做生意的根本原因。
所以想要李二同意商貿,那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那就是既要拔光突厥人的牙齒,還要是有足夠的利益。
王千元用利益所編織的網,可使突厥人填飽肚子,還可以控製突厥人的戰力,至於足夠的利益,可以用草原的所有資源去換。
這一份接近於國策的書信,終是遞到了李二的麵前,李二展開紙條,密密麻麻的小字就出現在眼前,看的李二頭疼不已。
李二費了死勁看完了計劃,揉了揉眼睛,朝張阿難說道:“詔愛卿們議事。”
李二說的愛卿,指的可不是裴寂蕭瑀等人,而是天策府舊部。雖說李二當了帝王,有自己的宰相大臣。可遇到一些大事,李二總是愛與舊部們商議,並不是說李二不相信朝堂上的官員,而是李二更親近這幾位,知根知底的左膀右臂。
不到一個時辰,身在長安的舊部們就進了皇宮。李二拿出紙條傳閱,眾人紛紛犯難。杜如晦本就視力不好,拿著紙條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頗為為難。
隻見一旁程咬金從懷裡拿出一物,放於紙條之上,頓時紙條上的字跡清晰不已。
眾人紛紛稱奇,李二也走到了近前,好奇不已的開口問道:“知節,這是何物?”
程咬金道:“這是俺釣魚時撿的,最開始俺也不知道這是個啥,俺就這麼拿著看,俺的手指就變大了。”
有了放大鏡,紙條上的小字,看起來就容易的多了,幾人傳閱之後,紙條又回到了李二手裡。
房玄齡出言道:“陛下我觀此計可行,不說馬匹,光是牛羊流入我大唐,就可使我國力提上一個層級。”
有讚同的就有反對的,宇文士及開口道:“陛下老臣以為不可,這計謀倒是不錯,可王千元是乃何人?老臣從未聽聞,若陛下非依此計行事,還需更換可靠之人。”
“陛下不可,陛下怎可把糧食賣與突厥人,一但突厥有充足的糧草,定會聚齊兵馬,寇我大唐邊境!”
“陛下臣也覺得此計可行,麥穀是糧食,牛羊亦是糧食,若能一糧換二羊,換之也無不可。”
眾人議事就是這樣,從各個角度把問題全說出來,好的壞的各種觀點都要說,最後在權衡利弊。
喜歡旅唐請大家收藏:()旅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