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即將過去,氣溫已經逐漸的變暖,正如春季萬物複蘇的那樣,渭南驛也重新修繕了一番。相比於之前渭南驛的市場更繁華了,許多新蓋的店麵建在驛館周圍,有布鋪、有飯莊、有小吃攤、還有許多雜貨店。
暫時脫離李道宗的隊伍不是想在渭南驛轉轉,而是鄧油菜要回趟老家祭拜家人。
渭南驛的驛館有托運服務,十七匹小馬托運到長安,居然需要花費五貫三百錢!要不是兩萬多好兄弟趕著去長安領賞,王千元絕對不會這麼痛快的掏錢。
彆看兩年的草原生活遭了那麼多罪,但是千元的馬術倒是提高了不少,如今就算是不裝備馬鞍,千元也能騎著馬匹跑上一段時間。
馬匹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馬車就暫時借給了唐儉乘坐,二人騎乘兩匹快馬,一路跑去了渭南村。
可能是國人自古就避諱這個,幾戶人家在渭南村的原址旁邊,又新建起了一個小村莊,而原來的渭南村房屋全都破敗了,隻剩一片大大小小的墳包得以留存。
無論是儒家的思想教育,還是父母長輩的言傳身教,都會第一時間使你懂得,要尊重長輩、要敬仰祖先。
華夏人對祖先的信仰就像是與生俱來的,不管你是信佛信道還是信教,對於自己的祖宗,那沒有人不存有崇敬之心。
當初鄧文父子的墓是王千元他們給埋的,事急從簡鄧文父子的墓裡啥也沒有,這次鄧油菜想要趁著這次祭拜,為其添置一些陪葬品。
古時祭拜祖先可不是小事,哪怕是平民老百姓,對此也有不少說道可言。其中挑選“黃道吉日”就是所有人都認可的事情,也正因為如此這一趟行程,王千元才會選擇騎馬來辦。
不似亂墳崗,渭南村是有墓誌的,動土前需要先打個招呼,不然這事被人報了官,那可是先打完再問話,到時候就算你有理都無處申。
跟電視劇裡演的不一樣,沒有什麼樂器班子,也沒有什麼燒灑紙錢,鄧油菜挖開墳地後,直接往裡放真錢。
兩顆軍功一人一個,告地書放在棺槨裡麵,其他就是一些碗碟水罐的日常用具,其實這些東西要高於普通百姓的下葬標準。
本來千元也想隨個分子啥的,但考慮到盜墓賊的關係,王千元就沒放金子,而是同樣放了一些銅錢。
唐代掘墳盜墓是大罪,等同於殺人不說,而且還會牽連家人,最輕的處罰也是個流放嶺南,如果盜的是王公貴族的墓,那必是全家老小菜市口相見。
鄧油菜傷心欲絕泣不成聲,兩隻眼睛腫的像個桃子,額頭還磕的紅了一片。這麼下去不是個事,王千元勸慰了半天,鄧油菜這才起身,隨著千元騎馬離開了渭南。
騎馬行了兩天的路程,二人追上了大部隊,而此處已經距離長安不遠了。
李道宗的部隊停在長安邊上休整不再前進,因為得勝歸來,大軍需要接受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王千元著急回家,唐儉也不願多待,所以三人就決定乘著馬車先一步進入長安。
正所謂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人乘坐馬車從通化門駛進了長安城。
先送唐儉回家,也算不上繞遠,唐儉家住安仁坊,其標誌性建築薦福寺,就在坐落於唐儉家旁邊。
從這門麵上就能看出來,唐儉家庭條件應該不錯,就是這門口的裝飾看著就像是...
還沒等王千元上去敲門,隻見大門緩緩打開,一個愁眉苦臉的中年人,帶著家丁推門而出,仔細看了看眼前的三人後,嗷的一嗓子暈了過去,王千元對唐儉問道:“唐伯伯這位是?”
唐儉道:“此乃我府上管家阿福,老夫此去陰山前,就讓家裡準備好了身後事,我也不曾想過我還能活著回到長安。”
家丁們有扇風的、有掐人中的、還有兩名家丁轉身就往屋裡跑,邊跑還邊喊“家主沒死”“家主還活著”。
不一會的功夫,從左鄰右舍裡跑出來許多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細麻衣,這“五服”孝衣都讓他們穿全了,看樣子老唐家還是個大族,這左鄰右舍住的都是唐家人。
場麵極度混亂,三人被圍的是裡三層外三層的,就連馬車都被一起圍在了裡麵。
擠不過真的擠不過,王千元見勢不妙,拉著鄧油菜一個閃身就上了馬車,也不管唐儉聽沒聽見拜彆的話,駕著馬車就出了坊市大門。
回家不積極思想有問題,其實要按照正常的流程,王千元應該先去趟皇宮複命,再順便研究研究把蘇世長的“魚符”交了,但這事吧他不急於一時,王千元準備變通一下。
若說這塊令牌本是蘇世長給的,那麼交令牌的事不也得找蘇世長嘛,可蘇世長去了巴州當刺史,那麼等蘇世長回來的這段時間,這令牌是不是就...嘿嘿嘿。
蘇世長給的令牌很特殊,這塊寫著“司”字的令牌權利極大,不管是讓邊軍開門還是調動戶籍,所見此令者無不低頭應是,這麼好用的東西,王千元是真的不想還。
馬車慢慢悠悠的一路回到了家門口,由於趕車的是鄧油菜,所以一路上沒有人發覺王千元的歸來。
兩年不見甚是想念,王千元一進門二話不說,依次擁抱了罐爺楚夢還有婉炎。
真是要多可恨就有多可恨,王千元特意悄悄的回家,就是為了想好好休息一下。到底是那個混蛋走漏的消息!敢壞我好事老子跟你沒完!
與之前去唐儉家差不多,千元家門口被堵的嚴嚴實實的,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的鄰居全來了,王千元不得不起身出迎,與好友鄰裡們一頓寒暄。
收到了許多的禮物,多到堆滿了一整個雜物間,與禮物同樣多的是鄰裡們的瑣事,就感覺像自己才是萬年縣的縣令,敢情這兩年的案件都積攢下來了,這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鄰裡們斷案。
喜歡旅唐請大家收藏:()旅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