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的操作進行錄像,有很多好處的,一是可以自己去回顧,查漏補缺,二是可以發給老師,讓老師進行錯誤糾正。
畢竟,這玩意兒縫合的時候,持針手抖動幅度需要<1mm!多數是需要自檢的。
醫學技術,就是要這麼學起來的。
當然,在練習的同時,陸成還加了億點點的‘外掛’之力輔助。
操作技法陸成都已經熟稔在心,所以在練習的時候,再也沒有其他顧慮。
一隻雞腿、兩隻雞腿、三隻雞腿……
大概過去了兩個多小時,一共八隻雞腿被陸成折騰完畢了。
這些雞腿一一擺放在了陸成的身前,陸成開始對其一一進行細致地核查。
又是兩分鐘後,陸成有些絕望地摘下了檢查手套,捂住了額頭。
熟練水平的改良kessler縫合,還有八分之三的失敗率,這玩個J8!
當然,這也是有背景的,雞腿屈肌腱的直徑34mm(近人體Ⅱ區屈肌腱),是縫合難度最高的肌腱練習材料之一了。
“唉!~”陸成的絕望無處發泄,隻能歎了一口氣。
如果不是肌腱縫合的難度太高,也不至於被醫院裡的彭主任明令放棄。
陸成接著記錄筆記,分析操作失誤的原因,當作是改錯本了。
&nm。
根源分析:末端鎖結張力不足;糾正方案:打結後牽拉兩縫線至肌腱輕微發白。”
“失敗案例2:腱表縫線外露;
根源分析:進針深度過淺;糾正方案練習“埋線法”:鑷子下壓進針點皮膚0.5mm。”
“失敗案例3:拉力測試斷端分離;
根源分析:縱向縫線未在腱內平行走行;糾正方案:用顯微剪剖開肌腱驗證縫線軌跡。”
“成功案例:……”
一切都記錄完之後,陸成將其拍成了照片,而後再把這幾個雞腿縫合的過程和細節視頻單獨剪切出來。
而後發給了陳鬆,語氣客氣:“陳老師,這是我今天的操作失敗練習案例,如果您有空的話,能不能幫我審查一下錯誤的原因呀?”
練功房裡的練功材料是可以失敗的,但臨床不允許。
高考也可以做錯題,最多隻是扣分,但手術一旦失敗,那後果就格外嚴重了。
時間已經四點多,陳鬆教授坐在了縣醫院安排的“民居宿舍裡”,一邊對窗而坐,一邊慢悠悠地欣賞夕陽同時端了一杯茶。
茶水被他拿起又放下,手機也是被他拿起又放下,如此往複了足足四五次……
陳鬆才開始內心一緊地開始回信,答非所問:“小陸,要不你還是考一個研吧。”
“年紀雖然是大了點,可也還不是‘太老’!”
陳鬆是湘雅二醫院裡的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研究員正高,博士研究生導師,擬升主任醫師、教授(正高)!
陸成這孩子的學習態度太端正了!
天賦又好,這才幾天時間,改良kessler縫合技法也被他搞得有模有樣,關鍵是,哪怕是來問問題,都拆解得細致,言之有物。
乖巧懂事,人情世故更是到位,說話做事圓潤絲滑,這樣的學生,他能找到哪一條理由不愛呢?
五分鐘時間裡,陳鬆看到自己與陸成的聊天窗口,不斷地閃過‘對方正在輸入…’、消失、‘對方正在輸入’。
最後歸結於一句:“陳老師,我已經規培過,沒辦法讀專業型碩士了。我這個年紀再去闖學術型碩士,也太晚了些。”
“唉……”陳鬆回了一個字,六個點。
陸成想到的,他自然不可能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