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隴縣人民醫院門診部7門診診室門口。
走廊裡白熾燈亮麗,白瓷防摔地板磚反射著眾人‘修長’的腿影與石膏影……
周密果耐心地坐在排號大廳裡等著護理部叫號,轉頭四環,大概左轉四十五度時,也看到一人在“手拿把掐”作功能鍛煉……
“叔,您之前也是手受傷了麼?”周密果彎嘴帶笑,語氣客套,半舉著自己的右手,側身轉過去主動提起話題。
中年五十來歲的樣子,黑發略焦,語氣無奈:“我是幾個月前割牛草割到的,穀子沒種上,幾畝田的收成全豁出去了…你是浪們(怎麼)受的傷?”
“我是不小心刮到了…做手術大概兩個星期了。”周密果回道。
“你做手術才兩個星期?你怎麼來這裡複查啊?劉主任沒有喊你去州人民醫院複查麼?”中年老大哥愣了愣。
“他之前特意交代了要我去州裡麵複查的啊,我這都是第四個月複查了。”他特意回憶了一會兒後,才認真告知周密果。
“叔,我就是在縣裡麵做的手術,但給我做手術的醫生太年輕了,所以我才選擇來骨科找個主任看看…”周密果憨笑著解釋。
中年大哥說:“不可能?”
“我又不是沒受過傷,縣裡麵根本不做這樣的手術,你是不是去了恩市做的手術啊?”
“恩市也不算遠啊,前期的複查還是很關鍵,恢複不好容易瘸手的。”
“初次複診還是最好去找給你做手術的主任。”中年老哥認真地告誡了一聲後,左右看了看,接著壓低聲道:
“州裡麵的劉主任說,我們縣裡麵的彭主任他們都做不了這樣的手術,隻能負責遠期的功能康複隨診,因為不做手術,近期的精準康複訓練指導都做得不夠精細專業…”
兩個人正交談間,有爭吵聲從診室裡傳出:“彭主任,我這樣子還不是你們造成的啊?”
“你要是不會做,做不了,你可以給我講你做不下來,讓我去轉診,現在出了事情你又不負責了?”
患者接著起了高聲:“彆給我說幾率的問題,一個出問題是小概率事件,我們一個月裡麵連續三個人手術術後都出了問題,你給我說是手術概率?”
“你們不是拿我們病人老百姓當玩偶了麼?”
病人接著高聲再斷醫生的回話:“我為什麼不能鬨,我說的都是事實,並不是人身攻擊,走程序歸走程序,告你我也告了啊,但我的病耽擱了啊,我不找你找誰……”
中年大哥努了努嘴,對周密果說:“聽到了吧,我們縣裡麵的很多醫生技術還是不行,半桶水吧。”
“不過我看你屈伸運動都還挺好,你真的才受傷了半個月啊?”
“恩市中心醫院的技術水平比我們湘州人民醫院的水平高這麼多?”
中年不覺得是自己的康複不如周密果努力,一定是主刀醫生的技術存在差異。
本來那邊的吵鬨讓周密果的表情略拘謹的,可聽到中年大哥的誇獎,周密果才略為一喜:“我不是在恩市做的,是急診科的陸成醫生給我做的手術。”
“不過陸醫生以前也是骨科醫生。”
中年老哥的眼睛驚悚:“彭海波是骨科的主任都做不了,那陸醫生以前再是骨科醫生他能做得下來?”
“你也是大意得很呐…你想嘛,之前骨科的彭主任也是拉著病人試一試練手的,我估計啊,你也是遇到了陸醫生找你練手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