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做粗肌腱穿刺開孔,也就是在粗肌腱斷端近側23cm處,用尖刀橫向刺穿第一個小孔,將細肌腱斷端從孔中牽出,保持適當張力後,以風險臨時縫合固定兩針……”
“垂直交叉穿刺則是在距離第一個孔0.5cm的遠側……這兩個距離要記住,一個是23cm,一個是0.5cm……”
陸成的Pulvertaft編織法熟練度不算特彆高,隻有(熟練5/10)的層次,但陸成並未投入太多的技能點!
但即便是這樣的熟練度,在專業對口的情況下,於A3區肌腱縫合,治療效果依舊優於其他縫合技法了。
……
一台手術,陸成隻操作了接近三十分鐘,就做完了。
“這種編織縫合法,基於傳統的縫合技法有兩種優勢,第一是抗張強度顯著提升:因多次交叉穿縫形成編織結構,較傳統縫合法抗拉力更強。”陸成一邊說,一邊牽拉肌腱,斷裂的肌腱穩穩當當。
接著陸成放開了肌腱:“接著就是減少縫合處膨大,埋入細肌腱並魚嘴包繞,避免局部凸起!~”
“如此一來,患者在術後的滑動阻力,抗張力性都會很好,特彆適用於粗細不一的肌腱間縫合。”
“開創這種縫合技法的老師也是個天才,巧妙地解決了這個難題。而且入門的難度不高,就是適應征太過狹窄了些……”
彭坤看完,點了點頭,抬頭笑道:“看起來的確不需要很細膩的縫合基本功,謝謝你了啊,陸哥。”
“其實我沒想到,你還會教我東西。”彭坤的聲音懇切。
骨科的向奎華對陸成的意見很大,一直都在給陸成‘挖坑’,所以彭坤都不寄希望陸成能不厭屋及烏。
“一碼歸一碼,坤少,說句不好聽的,在我心裡,你和彭主任都是兩個人。”陸成很直接地說道。
以前的陸成說這句話不痛不癢,可如今的陸成,在肌腱縫合賽道已經打穿,也是醫院裡目前第一個可以做比較多保脾術和保膽術的外科醫生。
已經算是撐起了醫院某些門麵,再說這話,就是有理有據,而不是無能狂怒了。
彭坤與陸成的站位不同,深吸了一口氣,說:“陸哥,雖然我說的話有點矯情,可有一點還是要說的。”
“就是我去讀研也好,還是我學肌腱縫合也好,都是基於沒有影響您的情況下。”
“我不去委培讀研,陸哥您也拿不到這個名額的。”
“我不學肌腱縫合的話,州人民醫院裡的向代洪主任也是不會來我們醫院的。”
彭海波是為了自己‘搞了不少門路’,但沒有影響陸成。
而陸成之前在骨科一直沒有機會,不僅僅是彭海波擔心陸成會把彭坤壓死,還有另外幾位老哥把持‘病種’!
如今連彭坤都擠不進去,隻能放棄骨科的常見術式,‘撈偏門’。
比起骨折切開複位內固定術、運動醫學與脊柱外科的常見手術,肌腱縫合、手外科技術,於縣醫院而言,何嘗不是偏門技術呢?
“所以嘛,一碼歸一碼。”陸成笑著說。
彭坤想了想,道:“陸哥,我可以給你肯定且保證,骨科不會找你麻煩。”
彭坤也隻能保證彭海波不會代表骨科壓陸成,至於其他人的個人抉擇,那就不是彭海波願意去賣這個人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