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軍簽完股份轉讓協議,就代表著劉軍已經不是字節的股東之一了。
在劉軍走後,張一明拿出四份協議分發給何飛,王京,曹譯和周子京。
“這份是股份稀釋協議,我的那份已經簽好了,這幾份就是在座各位的了。劉總的股份已經全部轉讓給何總,那這份股份稀釋協議就由何總簽字了。
對了,何飛,你還記得當初出的股份稀釋的事吧。”
何飛聽到張一明的話點了點頭。
“知道25的股份稀釋嘛。”
當初何飛在確定要買劉軍股份的時候,張一明就跟何飛說過股份稀釋的事。
因為何飛的收購定義的是融資,張一明,王京,曹譯,周子京和劉軍的股份都要稀釋。
何飛收購劉軍的股份在前,自然收購的劉軍的股份也要稀釋。
這也是為什麼何飛買劉軍8的股份,要比融資價格低的原因。
同樣,這也是為什麼張一明要先等何飛與劉軍簽完股份轉讓協議後,再與何飛簽合同的原因。
何飛與王京,曹譯,周子京一起,瀏覽了一下協議,發現與當初商議的沒什麼差彆後,在合同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何飛與王京,曹譯,周子京簽完後,把協議都遞給了張一明。
張一明收起幾份合同後,又從助理那拿了兩份合同帶給何飛。
“既然股份稀釋協議已經簽完了,那接下來就是何總的融資了。
融資計劃我之前都和大家溝通過了,大家也沒什麼異議。
何總,你看一下合同有沒有什麼問題。”
何飛結接過張一明遞過來的合同,簡單看了一下,就在合同最後簽上了自己的大名。
合同一式兩份,一份給了張一明,一份給了簡佳。
簡佳接過合同後,與張一明說道:
“張總,麻煩提供一下賬戶,我把錢轉給您。”
張一明聽到簡佳的話,看看何飛:
“何飛你是要以公司的名義收購股份?”
“嗯,劉總的股份在我個人名下就可以了,剩下的以公司的名義收購吧。
放心,股權還是交給你。”
張一明聽到何飛的話點了點頭,也沒繼續追問什麼,直接跟簡佳報了賬戶。
簡佳拿過電腦,操作了一番,對著張一明說道:
“張總,兩千萬美元,按照去年八月的彙率,折合成華夏幣一億兩千三百四十萬已經轉過去了,請查收。”
來之前何飛就和簡佳聊過,彙率按照去年八月份何飛剛跟張一明確定投資的時間來算。
13年8月份的彙率是6.17,而現在的彙率是6.13。
算下來差額也有80萬華夏幣。
張一明聽到簡佳的話點了點頭。
“何總和簡總有心了。”
張一明說完,又取了一份文件遞給何飛。
何飛也知道張一明遞給自己的文件是股份代持協議。
何飛接過文件後,瀏覽了一遍,就在最後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遞還給張一明。
張一明接過合同,握住何飛的手。
“那就恭喜何總成為字節的第二大股東。”
王京,曹譯,周子京,簡佳和蘇語也都鼓起掌來。
目前字節的股份分配為:
第一大股東張一明,持股45。
第二大股東飛和投資持股35。
何飛,王京各自持股6,
曹譯,周子京各自持股4。
合同簽完後,何飛與張一明溝通了一下上線頭條號的具體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