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得輕巧自然,仿佛這一切都很正常。
聽到這話,那隻眼睛眨了一下,然後門這才完全打開了。
門口站著的女人一頭秀發紮成一根細細的麻花辮。
黑亮的發絲纏繞在一起,隨著微風輕輕晃動。
她看起來比沈翠芬年長些許。
那雙眼神並不友好。
而是充滿防備地打量著站在麵前的沈翠芬、以及路秀薇母女三人。
“你怎麼這麼眼生?是誰讓你來的?”
她皺起眉頭問道。
沈翠芬嘴角掛著笑意。
“之前買過你的鞋,你提過一嘴地址,可能鄭大姐你忘了也正常。”
說完這句,她的臉上依舊平靜如初。
她看著眼前這位年輕了許多的鄭明月,心中思緒萬千。
其實,鄭明月對眼前的這位婦人並無半分熟悉可言。
畢竟,在原來的曆史時間線上。
兩人的相遇應當是在兩年以後的事了。
那時候的路家正處於人生低穀期。
而偏偏路富全卻又非要跟人家結婚。
為了支付對方提出的高額彩禮三百元。
否則就要鬨上村裡追究不負責任的後果。
為了解救全家免於這場災難。
沈翠芬曾咬牙切齒、硬是每天破曉就拉上板車,奔波往返於鄉下的村莊。
隻為收夠足夠數量的新鮮雞蛋和活雞,並趕往縣城販賣,換得救命的錢款。
正好擺攤的位置挨著鄭明月,那時候她在賣鞋幫子。
沈翠芬擺攤的地方,恰巧就在鄭明月旁邊沒幾步遠的距離,兩人算是相鄰的攤位。
當時的鄭明月正在忙碌地兜售自製的鞋幫子。
那是一個手工活,來錢慢,但也靠信譽積累了不少老主顧。
沈翠芬一邊忙著賺錢一邊操持農活。
連續幾天勞累,結果突然暈倒在路邊。
那時候的沈翠芬日子過得實在不容易。
白天要照顧家裡的田地,晚上還得熬夜做點小買賣貼補家用。
幾乎連片刻喘息的機會都沒有。
就在一個陽光正好的午後。
沈翠芬在集市上趕路時突然眼前一黑,雙腿發軟。
“撲通”一聲便栽倒在地,當場昏迷過去。
所有人都不敢動她,隻有鄭明月出手相救。
當時周圍圍了一圈看熱鬨的人,卻沒有一個人上前幫忙。
就在這時候,鄭明月挺身而出,二話不說撥開人群,跪在地上檢查沈翠芬的狀況。
她先是拍了拍沈翠芬的臉確認意識,又迅速翻出隨身攜帶的一些清涼油給她擦在太陽穴上。
不多久,沈翠芬就悠悠醒了過來。
從此倆人才熟悉起來。
經過這一遭後,兩人的關係才慢慢地拉近。
沈翠芬感激於鄭明月的善舉,也常常找機會搭個話套點近乎。
鄭明月雖然看起來有些冷清,但骨子裡也有股俠義心腸。
在看到沈翠芬努力又肯吃苦的態度後,也不再拘謹,開始真心誠意地與之交談。
後來鄭明月見沈翠芬實在可憐。
就把製鞋幫子的活分了一些給她一起乾,才湊齊了兒子結婚所需的錢。
沈翠芬的日子確實很苦。
不僅家裡窮、勞力少,還有不少需要負擔的地方。
鄭明月見狀心裡不是滋味兒,就決定多幫幫她。
此刻鄭明月望著眼前笑容溫和的沈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