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現在怎麼辦?nordiccrade的交貨期…”沈靜秋的聲音帶著絕望。
“交期是死線!但品質是生命線!”
沈靜文斬釘截鐵,“寧肯違約賠錢,也絕不能把不合格的產品送出去!那毀的不是一單生意,是整個‘粉黛’的根基!”
話雖如此,巨大的壓力讓她幾乎喘不過氣。
違約賠償金將是天文數字,工坊的信譽也將遭受重創。
難道真的要放棄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就在絕望的氣氛籠罩時,一個蒼老卻異常沉穩的聲音響起:
“靜文,彆慌。”
是王大娘。
她走到那堆問題半成品前,拿起一件。
粗糙的手指仔細摩挲著那歪扭的針腳,渾濁的眼睛裡沒有抱怨,隻有一種曆經滄桑的沉靜。
“這針腳…是亂了。”
王大娘緩緩道,“可你細看,這布,是咱的好布;這線,是咱的好線。東西是好東西,就是手生了,心急了。”
她抬起頭,看向沈靜文,也看向周圍焦慮的鄉親們:“咱們當初學繡花,不也是從歪歪扭扭開始的?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會!是師傅手把手教,一針一線磨出來的!光看個片,哪能就會了?”
王大娘的話像一盆冷水,澆醒了眾人。
是啊,她們自己也是從笨手笨腳過來的。
“大娘,您的意思是…?”沈靜文心中一動。
“派人下去!”
王大娘語氣堅定,“光收東西不行!得教!得帶!咱們這些老家夥,彆光在屋裡繡花了!出去!到那些點上,到她們家裡去!手把手教!看著她們縫!縫壞一件,拆了重來!教會為止!”
“對!我也去!”
張嬸立刻響應,“光看視頻哪成?得有人站旁邊,告訴她們手咋用勁,針咋走!就像當年我娘教我一樣!”
“還有針!”
王老伯不知何時也過來了,他拿起一根縫衣針,“這針,得用對!針鼻子大小,針尖利不利,都有講究!線頭咋藏,咋打結,都是竅門!這些,視頻裡說不清!”
老匠人們的智慧,瞬間點破了困局的核心。
技能傳遞需要麵對麵的“師徒”心授,需要即時反饋和糾正!
視頻和指南是骨架,但讓骨架活起來的血肉,是人的經驗和溫度!
沈靜文豁然開朗!
她立刻調整策略:
緊急叫停,全麵質檢。
所有已收回的半成品,由老周帶隊,組織工坊最細心的老工人進行百分百全檢,不合格品堅決返工或淘汰。
匠人下鄉,師徒結對。
王大娘、張嬸等十位手藝最精湛、最有耐心的老繡娘縫紉工,立刻分赴問題最突出的幾個協作點!
每人帶一個“徒弟”,質檢員或工坊年輕骨乾,組成“匠人指導小組”。
任務不是抽檢,而是駐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