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遊擊炮戰
七月的隴東高原,烈日灼灼,黃土生煙。通往慶陽的官道上,騰起漫天的塵煙,如同一條昏黃色的巨蟒,緩慢而又固執地向著北方蠕動。這便是國民黨軍第一師的龐大行軍縱隊。
萬餘人的隊伍,保持著嚴整得近乎刻板的隊形。前鋒是第1旅第1團的精銳步兵,刺刀在烈日下反射著刺目的白光,警惕的目光掃視著道路兩側寂靜的梁峁溝壑。其後,師部直屬單位、馱載著12門75毫米山炮的炮兵營、第2旅的主力、輜重車隊……最後是第1旅第4團擔任後衛。隊伍前後綿延數裡,各部隊間距緊湊,側翼警戒哨放出極遠,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引來一陣警惕的機槍點射或迫擊炮試探性轟擊。
師指揮部所在的核心區域,更是被層層護衛。師長俞濟時騎在一匹高大的東洋馬上,臉色陰沉,儘管頭頂有衛兵撐著的油布傘遮擋陽光,但額角的汗珠和緊抿的嘴唇顯露出他內心的緊繃。他並不喜歡這種被動挨打的“武裝遊行”,但胡宗南“穩紮穩打、占城為上”的命令如同緊箍咒,讓他不敢有絲毫冒險。他隻能期望這種無懈可擊的推進方式,能讓那些像幽靈一樣的紅軍知難而退。
“報告師座!先頭團已過白馬鋪,未遇大規模抵抗,僅有零星冷槍騷擾,已被我警戒部隊驅散。”通訊參謀騎馬奔來報告。
“共匪慣用的伎倆,無非是藏頭露尾,襲擾側翼,誘我分兵。”他對身旁的參謀長淡淡道,“傳令各團,加強側翼警戒,遇小股匪擾,以火力驅散即可,嚴禁擅自追擊。我軍目標唯慶陽一城,隻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匪軍縱有詭計,又能奈我何?”
“保持隊形,加強警戒,不得擅自追擊!尤其注意兩側高地!”俞濟時冷冷地重複著不知已下達了多少次的命令。
“是!”
整個第一師,就像一隻披著重甲、蜷縮成一團的鋼鐵刺蝟,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防備著不知會從何處襲來的致命一擊。他們並不知道,一雙雙銳利的眼睛,正隱藏在遠處那些看似空無一人的山梁之後,冷冷地注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
距離官道約三四裡外的一處山峁背麵,獨立旅旅屬炮兵營營長劉根勝,正趴在一叢枯黃的蒿草後,舉著望遠鏡,死死盯住山下那緩慢移動的龐大敵軍縱隊。他嘴唇乾裂,臉上沾滿塵土,但眼神卻亮得驚人。
在他身旁,一架沉重的野戰電話線直接連接到山後反斜麵預設陣地,那裡,三門擦拭得鋥亮的75毫米克虜伯野戰炮已經褪去炮衣,炮口高昂,炮手們屏息凝神,等待著命令。更遠處,牽引卡車和騾馬都已備好,隨時準備進行戰術機動。
“狗日的,真夠謹慎的……”劉根勝低聲罵了一句,隨即對著身邊的觀測員道,“測算坐標,目標,敵軍縱隊中段,那個騾馬集中的區域,看樣子是他們的輜重隊或者預備隊!距離……約四千二百米!風向偏西,風速三級……”
觀測員飛快地操作著測距儀和計算盤,口中報出一連串參數。旁邊的電話兵立刻將參數通過電話報告給後方炮位。
幾乎在同一時間,分布在漫長敵軍縱隊側翼不同位置的另外三組偵察小組,也通過便攜式電台,將他們鎖定的有價值目標坐標——可能是敵炮兵營隱約可見的炮管、可能是天線林立的疑似指揮部、可能是步兵密集行軍的路段——源源不斷地報回位於慶陽城外秘密指揮所的旅部炮兵指揮部。
旅部炮指內,氣氛緊張而有序。巨大的地圖上,參謀們根據各偵察小組彙報的坐標,飛快地標注著敵軍實時位置。王林、鐘光邦親自坐鎮於此。
“旅長,一號觀察所報告,鎖定敵疑似輜重隊列!”
“三號報告,發現敵炮兵營位置,正在測算諸元!”
“四號報告,敵先頭團已過預設區域,其與師本部間隔約一點五公裡!”
電台的滴答聲、電話的鈴聲、參謀的彙報聲交織在一起。
王林目光銳利,迅速綜合著所有信息。敵人隊形雖然緊湊,但在如此漫長的行軍隊列中,總有相對脆弱和密集的環節。
“命令!”王林終於開口,聲音沉穩而果斷,“一號機動炮組,首先開火!目標,敵縱隊中段騾馬密集區!急促射三發!打完後,立即向三號預設陣地轉移,不得延誤!”
“是!”
命令通過電台,瞬間傳達到隱藏在山坳中的一號機動炮組。
劉根勝猛地放下望遠鏡,對著電話低吼:“全組都有!一號目標,榴彈,三發急促射!放!”
山坳中,三名炮長幾乎同時揮下紅旗。
“轟!轟!轟!”
三聲沉悶而威嚴的巨響驟然炸開,打破了高原午後的沉寂!炮口噴出的烈焰和硝煙瞬間騰起,巨大的後坐力讓炮身猛地一震。
三發高速旋轉的75毫米榴彈,帶著死亡的尖嘯,劃破灼熱的空氣,以近乎筆直的彈道,飛越數千米的距離,精準地砸向山下官道上那緩慢行進的敵軍縱隊!
俞濟時正策馬緩行,心中盤算著抵達慶陽後的布防事宜,突然,一陣極其熟悉卻又絕不該在此刻聽到的尖銳呼嘯聲從天而降!
“炮擊?!”他臉色劇變,幾乎是本能地嘶聲大吼,“隱蔽!快隱蔽!”
他的反應不可謂不快,但炮彈的速度更快!
話音未落!
“轟隆!!!”
“哐!轟——!”
“噅噅——!”
三發炮彈幾乎呈品字形落下,極其精準地砸進了行軍縱隊的核心區域!劇烈的爆炸聲震耳欲聾!火光衝天而起,濃煙裹挾著泥土、碎木、殘肢斷臂以及驚恐的騾馬嘶鳴聲驟然爆發!
一發炮彈正中一隊馱運彈藥的騾馬群!瞬間引發連環爆炸,巨大的火球騰空而起,殘肢和木箱碎片四處飛濺!
另一發落在步兵行軍隊列旁邊,雖然偏了幾米,但猛烈的衝擊波和橫飛的彈片依舊將十餘名士兵如同割麥子般掃倒!
第三發則砸在幾輛大車附近,將車輛掀翻,物資拋灑得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