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雪粒子劈裡啪啦地砸在窗紙上,林英裹緊棉襖起身,後頸的碎發被寒氣凍成小冰碴——
臘月初三,大雪封山第三日,正是她算好的雪兔產子期。
地窖深處的暖棚飄著鬆針的清香,二十隻雪兔伏在竹籠裡,耳尖微微顫動。
林英蹲下身,指尖拂過籠邊結的薄霜。
這三間暖棚是她用空間寒潭水凍成冰管,埋在地下循環散熱,又鋪了半尺厚烘乾的鬆針和兔毛——
在原主記憶裡,靠山屯的獵戶冬天連條厚棉褲都穿不全,哪懂給畜生搭暖窩?
可林英偏要試試,用現代養殖知識撞一撞這窮山坳的老規矩。
“英姐,炭爐添好了!“虎子裹著漏風的羊皮襖鑽進來,鼻尖凍得通紅,手裡還提著半袋草料,“我按你說的,把苜蓿草和山藥粉摻勻了,聞著可香!“
他蹲在母兔籠前,哈著白氣數毛:“那隻灰斑的肚子都貼地了,今晚準下崽!“
林英瞥了眼牆上用炭塊畫的日曆,嘴角微揚,她每日喂的“野草碎“實則是空間培育的高蛋白草料。
原主父親留下的獸皮筆記裡寫過,雪兔產崽要補營養,可村民總說“畜生哪能跟人搶食“。
林英偏要讓這些雪兔用崽子說話,等生出活蹦亂跳的小兔,看誰還說她胡鬨。
子時剛過,暖棚裡突然響起細碎的“哢噠“聲。
林英立刻直起腰,陳默披著棉袍從後屋衝來,懷裡抱著縣裡捎來的消毒棉和小剪刀:
“我查了《家畜養殖手冊》,母兔難產要剪臍帶,這棉絮得提前焐熱。“他的手指凍得發僵,卻把棉包捂在胸口,“你看,還暖乎。“
灰斑母兔正用牙齒撕扯產箱裡的乾草,絨毛被扯得亂飛。
林英蹲在籠邊,能看見它肚皮上的血管突突跳動。
第一隻粉嘟嘟的兔崽滑出來時,虎子猛地攥住她的袖口,指甲幾乎掐進她肉裡:“活、活了?“
陳默舉著油燈湊近,燈芯抖得厲害,光暈裡兔崽的小紅嘴正一張一合,像朵開在雪地裡的山茶花。
“第二隻。“林英聲音穩得像塊壓艙石,指尖沾了溫水輕輕托住卡在產道裡的兔崽,“彆急,慢慢來。“
她能感覺到陳默的目光落在自己手背上,帶著燙人的溫度——
這個總把算盤珠子撥得劈啪響的知青,現在連呼吸都放得極輕,仿佛怕驚著這團小生命。
當第七隻兔崽濕漉漉地落在乾草上時,虎子突然抹了把臉。
林英這才發現他眼眶通紅:“我奶說我娘生我時血染紅了炕席,可那時候沒藥沒大夫......“
他吸了吸鼻子,“英姐,這些小兔崽,比我當年金貴多了。“
天剛蒙蒙亮,虎子的吆喝聲就撞碎了山屯的寂靜:“都來看呐!英子姐家地窖下出銀蛋啦!“
林英掀開門簾時,院門口已經擠了半條街的人。
王嬸扒著人群往前湊,頭巾上的雪都沒撣,湊到籠邊時突然捂住嘴——
三隻兔崽正拱著母兔的肚皮找奶吃,粉白的身子軟得像團雲。
“這......這真是兔子下的?“王嬸伸出枯枝似的手指,又縮回來,“我家老黃狗下崽都沒這麼齊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