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棚外的雪粒子還在往氈布上砸,林英哈出的白氣在睫毛上凝成細霜。
她蹲在產箱前,指腹輕輕碰了碰那隻叫“白耳朵“的母兔鼻尖——溫溫的,呼吸均勻得像紡車轉動。
昨夜三窩母兔共產十九隻幼崽,此刻正像粉團似的擠在乾草堆裡,其中最瘦弱的那隻竟比三天前重了半兩,粉爪子扒著她的軍大衣紐扣不放。
“英姐,陳知青抱著賬本往這邊跑呢。“虎子裹著羊皮襖從棚口探進頭,睫毛上掛著冰碴,“他跑太快,鞋跟都沾著半塊凍土!“
林英抬頭時,陳默已經站在麵前。
他眼鏡片上蒙著層白霧,呼出的氣把圍巾都打濕了,手裡的牛皮賬本卻抱得嚴嚴實實:“今早天沒亮,王嬸就帶著李老三來敲我門。
說是昨兒夜裡聽了您說的"配種要算日子",兩家都把院裡的柴房騰出來了。“他翻開賬本,指腹劃過新登記的名字,“現在一共十一戶,王嬸還說她家灶房能騰出半間當臨時育崽房。“
林英的拇指無意識摩挲著頸間玉墜——空間裡促孕草又抽了兩寸新枝,腐殖土的腥甜氣透過皮膚滲進來。
她盯著產箱裡蠕動的幼崽,聲音卻比平時軟了些:“明日開課,先教識彆發情期和配種時機。“
曬穀場的積雪被踩出亂糟糟的腳印,林英踩著木箱站上去時,六籠雪兔在她身後蹦跳,銀毛映著雪光,倒把張有財擠進來的身影襯得像團陰雲。
“林姑娘倒成了兔神仙?“張有財扯著嗓子,破棉襖的袖口沾著草屑,“我可聽說野兔一年也就兩胎,你這七日一窩,怕是拿山雞蛋冒充的吧?“
人群裡炸開嗡嗡的議論。
林英掃見王嬸攥著圍裙角要往前衝,伸手壓了壓——她彎腰打開腳邊的產箱,指尖托出隻不足六時辰大的幼崽。
粉嫩嫩的小身子還帶著母兔的體溫,紅眼睛眯成細縫,正用沒長牙的嘴往她掌心拱。
“活的,會動,會吃奶。“她提高聲音,把幼崽轉向人群,“三日前出生的那批在保溫箱,已經能睜眼爬了。
“她衝虎子點頭,小夥子立刻捧著個銅秤擠過來:“昨兒夜裡稱的,出生均重一百二十克,三日增重到一百八十克!“
陳默適時擠到木箱邊,展開張畫滿紅藍線條的圖表。
他的手指凍得發紅,卻精準點著“溫度““喂料““產仔周期“三欄:“這是近二十天的記錄,數據不會騙人。“
老獵戶趙老三扒開人群湊上來,布滿老繭的手輕輕碰了碰幼崽耳朵:“我養了四十年兔子,頭回見剛出生的崽能這麼瓷實......“
他忽然抬頭衝張有財笑,“老張頭,你家小石頭昨兒夜裡蹲我家兔棚記了半本賬,你咋不問問他?“
小石頭正縮在王嬸身後,被點了名似的渾身一震。
他攥著的筆記本邊角都卷了,聽見趙老三的話,偷偷抬頭看林英——正撞進那雙像寒潭般清亮的眼睛。
他慌忙低頭,指甲在筆記本封皮上掐出月牙印,可嘴角卻不受控製地往上翹。
張有財的臉漲成豬肝色。
他瞪了眼兒子,又狠狠剜了林英一眼,轉身往村外走時踢飛塊雪疙瘩:“我倒要看看這兔子能金貴到幾時!“
夜雪下得更密了。
林英裹著軍大衣在新建的育崽房巡查,皮靴踩在凍土上發出“咯吱“聲。
走到最裡側的兔籠時,她突然蹲下——籠底的乾草有些發暗,手指按上去竟滲出水漬。
“陳默!虎子!“她喊了兩嗓子,聲音撞在結霜的棚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