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蛋搓了搓凍僵的手,解開篷布繩的動作慢得像拆炸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一縷綠從筐縫裡鑽出來時,老周的煙卷“啪嗒“掉在地上,那是根頂花帶刺的黃瓜,翠得能滴出水,瓜身上還凝著細小的水珠,像剛從晨露裡摘下來的。
“這......“老周伸手去摸,指尖剛碰到瓜皮就縮回來,“涼絲絲的,跟春天剛摘的似的!“
檢測員舉著放大鏡湊過來,他切開一個番茄,沙瓤“唰“地流出來,酸甜的香氣撞得人鼻子發癢:
“糖度十七!比咱們夏天的露天番茄還高!“他抬頭時眼睛發亮,“老周,你聞聞這味兒,這哪是冬天的菜?這是春天住進筐裡了!“
老周的臉漲得通紅,轉身就往辦公室跑:“趕緊接電話!給靠山屯發報,就說樣板菜合格!再加訂兩倍量!“
電報機的“滴滴“聲穿透靠山屯的晨霧時,林英正在給娘煎藥。
李桂蘭靠在炕頭,咳了兩聲:“英英,這藥味兒咋跟從前不一樣?“
“您嘗口蜜。“林英把陳默送的搪瓷缸遞過去,“陳默在後山采的野蜂蜜,沒摻水。“
話音未落,曬穀場的鞭炮突然炸響。
王嬸的嗓門比鞭炮還響:“成了!省城說菜鮮得能掐出水!“
林英掀開門簾出去,看見陳默舉著電報站在石磨上,眼鏡片被陽光照得發亮:
“省社要加訂兩倍!鐵蛋說車隊回來時,路上的人都追著看綠篷布,說像春天往山裡跑!“
人群裡爆發出歡呼。
李有田抹了把眼淚:“我這輩子,頭回見咱們靠山屯的東西能進省城!“
二柱子舉著酒葫蘆灌了口:“等鐵蛋回來,咱得宰頭豬!“
老菜頭蹲在牆角,用煙杆撥拉著地上的雪。
雪底下冒出點綠——是他前兒試種的小白菜芽。
他忽然笑出了聲:“林隊長說得對,這寒潭水啊,不是凍菜的,是催春的。“
當天下午,李主任的吉普車“嘎“地停在加工廠門口。
他從前總愛揣著搪瓷杯晃悠,今兒卻空著手,臉上堆著笑:“林隊長,我琢磨著......咱縣供銷社要是設個"英子鮮菜"專櫃,明碼標價,肯定能......“
“利潤三成反哺合作社育苗基金。“林英打斷他,“這是條件。“
李主任的臉抽了抽,他想起前兒還在寫舉報信,說“靠山屯搞資本主義投機“,此刻卻把信稿撕成碎片,扔進了辦公室的火爐。
火苗舔著紙片,他望著跳動的光,突然想起鐵蛋車隊路過塌方區時,記者拍下的那張照片,綠篷布像藤蔓似的爬過雪地,標題是《一車春色向省城》。
“成。“他咬著牙點頭,“就按你說的辦。“
深夜,加工廠的燈泡還亮著,陳默攤開新畫的規劃圖,筆尖點在地圖上的濱城港口:“鮮菜能到省城,藥材為啥不能出海?“
他抬頭時,看見林英正望著窗外,鬆花江的冰麵裂開條縫,第一艘運菜船的綠旗正插在船頭,被風刮得獵獵作響。
林英摸了摸頸間的玉墜,寒潭的低語裹著江水的潮聲湧上來,她輕聲道:“菜是春的信,藥是根的力......咱們的路,才剛鋪到山口。“
春分前三天,靠山屯的雪開始化了,孩子們追著跑過曬穀場,踢起的雪塊落進新翻的土裡……
林英站在村頭,望著家家戶戶門前堆著的磚,那是要建暖棚的材料。
她聽見王嬸在喊:“他爹,把那車竹片拉過來!明兒就搭棚架!“
遠處,鐵蛋的馬車“吱呀“駛進村子,車鬥裡堆著綠漆桶。
他跳下車,衝林英喊:“英姐!縣社的人說,明兒就來量專櫃的位置!“
林英望著漸暖的天,忽然想起重生那天的雪。
那時的雪是冷的,往骨頭縫裡鑽;今兒的雪卻軟得像棉花,落在手心裡就化了。
她摸了摸衣兜裡的紙條,上麵“等你卸下重擔,我們種一園花“的字跡,被體溫焐得有些模糊。
凍土下,不知何時冒出了成片的綠那是菜苗,是暖棚的竹架,是靠山屯人握在手裡的春天……
喜歡重生1958,扛槍打獵帶富全村請大家收藏:()重生1958,扛槍打獵帶富全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