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到了!到岸了!“
鐵蛋的喊聲響徹兩岸。
林英低頭看張大爺,老人燒得通紅的臉貼在她肩頭,呼吸終於平順了些。
對岸的村民衝過來接人,王二嬸哭著給她跪下:“英子啊,你是橋神派來的!“
林英沒接話。
她望著對岸的燈火,又回頭看靠山屯的方向——斷橋的殘骸還泡在水裡,像條被剝了皮的死蛇。
次日清晨,曬穀場的石碑下圍了裡三層外三層。
林英站在石墩上,雨水泡過的膠鞋還滴著水:“老橋撐不住了,咱們自己修!“
“胡鬨!“
周衛國的聲音像根刺紮進來。
他撐著黑傘從人群後走出來,藍布衫的領口扣得整整齊齊,“民間修橋得縣裡批,技術標準、承重規範都不懂,塌了算誰的?“
他掃了眼人群,又看向幾個抽旱煙的老漢,“再說了,女人家拋頭露麵......“
“周技術員這是怕咱們修好橋,斷了您的財路?“老菜頭柱著拐從人群裡擠出來,煙杆敲得地麵咚咚響,“三年前修機耕道,您說要"專業水泥",結果咱們湊的錢買了半車沙子!“
人群裡響起嗡嗡的議論聲。
周衛國的臉漲得通紅,剛要開口,林英已經跳下石墩:“周技術員說得對,修橋要技術。“她轉身看向人群,“老栓匠,您出山不?“
人群突然靜了。
老栓匠是三十年前修過三座百年橋的匠人,五年前被兒子接去縣城,聽說脾氣倔得很。
“丫頭。“
沙啞的聲音從曬穀場邊傳來。
穿粗布棉襖的老頭拄著木拐走過來,手裡還攥著塊木片——正是昨夜冰木筏上的碎木。
他摸了摸木片上的冰紋,抬頭時眼裡亮得嚇人:“你這木......咋養的?“
“山氣養的。“林英笑,“老匠頭,您看看這橋該咋修?“
老栓匠沒接話,轉身往斷橋方向走。
林英使了個眼色,陳默趕緊跟上,懷裡還抱著連夜畫的“三梁穿枋“圖。
接下來的七天,靠山屯的後山整天響著伐木聲。
林英帶著二愣子他們進山,每次回來都背著半人高的木料——誰也沒注意到,她總能在最陡的崖邊“撿“到現成的圓木。
老栓匠摸著那些木料直咂嘴:“這木芯冷得邪乎,放水裡十年都不爛!“
第七夜,雨又下起來了。
最後一根主梁剛吊到橋樁上,激流突然卷來根斷樹。
固定繩“嘣“地斷了,橋柱歪向一邊,眼看要塌進水裡。
“撐住!“
林英吼著跳進齊腰深的水裡。
洪流卷著碎石砸在她腿上,她用肩膀頂住橋柱,雨水灌進喉嚨像灌了把沙子。
二愣子喊著“跟隊長一起“,帶著青壯們撲過來,用身體結成人牆。
陳默在岸上舉著測繪旗,嗓子喊啞了:“往左!半尺!“
橋柱一點點歸位時,老栓匠的拐杖砸在泥裡:“好!好!百年橋脈,今夜重生!“
雨停時,東方泛起魚肚白。
林英坐在新搭的橋板上,陳默給她裹了條毯子,手裡還端著薑茶——還是那個刻著“地脈為證“的搪瓷缸。
“周衛國走了?“她問。
陳默往她手裡塞薑茶:“他站在東山頭看了半夜,剛走。“
林英望著東山方向,沒說話。
“栓匠叔說明早要檢查榫卯。“陳默幫她理了理被雨水打濕的頭發,“他剛才說...“
“說啥?“
“說...“陳默突然笑了,“說這橋要是塌了,他就把自己埋橋底下。“
林英也笑了。
她望著剛架好的主梁,木料上的冰紋在晨光裡泛著淡藍,像山澗裡的寒潭。
老栓匠的聲音突然從橋那頭傳來:“英子!陳知青!來看看這榫頭……“他的話頓了頓,“咋跟我師父說的"活榫"不一樣?“
林英站起身,陳默伸手扶她。
兩人踩著濕滑的橋板往老栓匠那邊走,晨光裡,新橋的影子正一點點鋪展在水麵上,像條要活過來的龍。
喜歡重生1958,扛槍打獵帶富全村請大家收藏:()重生1958,扛槍打獵帶富全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