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裡吉普車揚起的黃塵散了三日,靠山屯的晨霧裡還飄著柴油味。
林英蹲在院門口搓洗陶土,指縫間的泥漿泛著青,像揉碎了半塊鬆脂。
石桌上擺著柳氏昨夜送來的殘陶片,“洪武三年“四個字被磨得發亮,摸上去竟有溫涼的觸感。
“英姐。“小爐匠的聲音從籬笆外傳來,他褲腳沾著草屑,懷裡還揣著塊黑黢黢的陶土,這是他從後山老窯址挖來的,說是能引地氣。
跟在他身後的柳氏裹著靛藍圍裙,手裡的紅布包壓得胳膊微沉;
冷四爺叼著旱煙袋,煙鍋子在晨霧裡一明一滅,鞋底沾著新鮮的泥,顯是剛從井邊過來。
林英抹了把臉站起身,額角的碎發還滴著水。
她推開堂屋門,陳默正趴在炕桌前改窯圖,硯台邊擺著半塊烤紅薯,顯然是等得久了。
見眾人進來,他忙把圖紙收進木箱,又搬來四條長凳,都是昨夜現打的,凳麵還留著刨子的紋路。
“都坐。“林英關緊窗戶,窗紙被風刮得簌簌響。
她從脖子上摘下玉墜,指尖撫過墜心那道淺裂,自前日吉普車離開後,這道裂痕淡了些,可底下的微光卻比從前更亮,像塊浸了水的藍玉。
“昨兒夜裡,我在空間轉了一圈。“林英聲音壓得低,“寒潭的水少了三寸,菜地裡的土也鬆了,再這麼拿空間的東西填窯,要不了三個月......“
“要塌?“冷四爺的旱煙“啪“地掉在地上,他當過偵察兵,最懂“彈儘糧絕“是啥滋味。
柳氏攥緊紅布包,指節發白:“英丫頭,你是說咱們的甕,一直靠你那寶貝吊著命?“
小爐匠沒說話,他盯著玉墜的眼神發亮——這孩子天生夜視,能看見常人看不見的光。
昨夜他守在窯廠,分明瞅見月光下,玉墜往窯裡淌過一道細得像頭發絲的光。
林英點頭:“甕要活,不能總喝空間的奶。“她從懷裡掏出個粗陶碗,裡麵是混著黑泥的水,說道
“我想試地脈引靈法,用空間的土和寒潭水調釉,按九比一的比例,封窯時我拿體溫當引子,跟著呼吸控火,學空間裡的時間流速......“
“胡鬨!“陳默猛地站起來,凳腳在地上劃出刺耳的聲響,他眼眶發紅,聲音發顫:
“你剛退燒三天!上回為救招娣被狼抓,你躺了半個月;上個月給二柱家娃接骨,你耗光靈氣吐了血,這回再拿身子硬扛,你當自己是鐵打的?“
林英抬頭看他,晨光透過窗紙照在臉上,把眼底的青影襯得更重。
她伸手拽住陳默的衣角,像哄招娣似的輕輕晃了晃:“老陳,你記不記得上個月,栓子喝了渾水鬨肚子?他蜷在炕角喊疼,我摸他額頭燙得能烙餅。“
她喉嚨發緊,“要是這窯成了,往後家家甕裡都是清泉水,娃們不用再喝帶蟲子的水,不用再蹲在河邊等冰化......“
陳默的喉結動了動,他蹲下來,握住她冰涼的手:“那也不能拿命換。“
“我命金貴,靠山屯百來口人的命就不金貴?“林英反握住他,指腹蹭過他手背上的墨水印,這是他教小栓寫字時沾的,“再說了,我有分寸。“
林英衝陳默眨眨眼,“特警隊練過的冥想術,能調靈氣,大不了燒完窯,我去空間睡三天。“
小爐匠突然舉起手裡的陶土:“英姐,我昨兒在後山老窯挖泥,發現底下有層青石板,石板縫裡的泥,跟你這碗裡的......“他湊過去聞了聞,“像,特彆像。“
柳氏把紅布包推到桌中間:“我翻出的殘陶,紋路和咱們的導靈紋能合上,洪武三年的窯,能燒出活甕,咱們沒道理不成。“
她拍了拍布包,“老陶頭活著時說過,好窯要認主,這甕要是能自己吃地氣,往後就算你不管,它也能活。“
冷四爺彎腰撿起旱煙,在鞋底磕了磕:“我今早去井邊,水味不對,往年這時候該甜絲絲的,今兒喝著發澀。“他盯著林英,“再拖下去,地脈要斷。“
林英望著桌上的殘陶片,指尖輕輕劃過“洪武三年“四個字。
她能感覺到玉墜在發燙,像在應和什麼。“今晚子時,封窯。“她站起身,窯圖被風掀起一角,“小爐匠守火門,看釉色;柳嬸盯著窯溫表,每刻報一次數;冷叔去井邊守著,地脈要是動,立刻喊我。“她看向陳默,“你......“
“我給你煮紅糖水。“陳默打斷她,從木箱裡翻出個銅壺,“要加薑,要熬得濃。“
林英笑了。她把玉墜塞進衣領,墜子貼著心口,燙得慌。
夜幕降臨時,窯廠的火把先亮了。
十七口新甕排得整整齊齊,像十七個等著喝奶水的娃。
林英捧著釉料碗繞窯走了三圈,每走一步,碗裡的泥水就晃出個小漩渦。
陳默舉著火把站在窯口,火光照得他鼻尖發亮:“準備好了?“
“嗯。“林英把釉料均勻刷在甕口,最後一口甕刷完時,玉墜突然猛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道極細的青光從她指尖竄出,“嗖“地鑽進窯心。
小爐匠的夜視眼瞬間睜圓,他看見窯壁上的釉層裂開蛛網狀的細紋,每道紋路都泛著微光,正像樹根似的往地底紮,紮進黑黢黢的土,紮進潮濕的岩縫,紮進......地脈裡。
“英姐!“他扯了扯林英的衣袖,聲音發緊,“它在找水!像小狗崽找奶頭似的,在吃地氣!“
林英盤坐在窯前的草席上,閉著眼,用特警隊學的冥想術引著體內那點可憐的靈氣,順著指尖往窯裡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