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吳心中一緊,連忙跳下馬車。與此同時,周圍的士兵們也迅速行動起來,他們緊張而有序地排列成陣形,護衛在蓋吳身旁。
“列陣!列陣!抬起弓箭!射!”“刀盾兵,向前推進!”隨著一聲聲軍令下達,蓋吳的中軍部隊開始運作起來。
蓋吳一下車,便看到自己所屬的射卻營正在軍官們的呼喊聲中向天仰射箭矢。他們的動作嫻熟而快速,箭雨如蝗般飛向天空。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本王剛剛不是才派遣了八千精銳去支援後軍嗎?鎮國將軍蓋宇)現在在哪裡?”蓋吳一邊快步走著,一邊急切地向鮑信詢問道。
鮑信麵色凝重地回答說:“大王,我們派出的部隊遭遇了陸俟的騎兵,由於事發突然,他們根本來不及列陣,就被敵軍衝殺得七零八落。大王,情況危急,我們必須儘快撤退!”說完,鮑信連忙牽過一匹戰馬,將蓋吳扶了上去。
“保護好大王!出發!”鮑信衝向隊伍前方高聲呼喊著,指揮著中軍的騎兵緊緊圍繞在蓋吳身旁,向著山脈方向疾馳而去。
源源不絕的鐵騎如洶湧澎湃的洪流般從後方遼闊無垠的平原上湧現而出,他們氣勢磅礴、銳不可當,頂著密集如雨的箭矢,怒吼著朝蓋吳的王旗疾馳而去。
一路上,不斷有將領挺身而出企圖阻攔這支來勢洶洶的騎兵隊伍,但這無疑給對方增加了些許阻礙,使得騎兵衝鋒的速度有所減緩。
眼看著蓋吳的隊伍就要離開大營,說時遲那時快,門口的營盤裡驟然間飛出一排密密麻麻的箭矢。由於事發太過突然,蓋吳及其身邊的四五名近衛士兵完全猝不及防,刹那間便身中數箭。
那些身著重甲的近衛們所幸並未受到太大傷害,然而,未曾披甲護身且倉皇逃竄的蓋吳可就沒那麼走運了,箭矢直接透胸而過。隻聽他悶哼一聲也未發出其他聲響,便徑直從馬背之上跌落下來,沒了動靜。
"保護大王!抓刺客!"侯軍蒙臉色劇變,驚恐萬分地大喊道。他的聲音充滿了恐懼和驚慌,仿佛被嚇得魂飛魄散一般。
聽到這聲驚叫,鮑信急忙跳下馬來,腳步踉蹌不穩,連滾帶爬地衝向蓋吳所在的位置。他心中焦急如焚,生怕蓋吳者遭遇不測。
來到蓋吳身邊後,鮑信和侯軍蒙小心翼翼地檢查著蓋吳的身體,試圖找出傷口的位置,並觀察傷勢的嚴重程度。
侯軍蒙與鮑信在確定蓋吳已死後,瞬間陷入了迷茫之中,不知如何應對眼前的局麵。
而營盤中放箭的那十幾名士卒,竟然無一例外全部選擇了自儘!這些人身著射卻營的軍服,顯然都是蓋吳的部下。
就在這個時候,魏國的步兵軍團如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趕到了戰場之上!
這些身經百戰的魏軍悍卒,眼神中沒有一點對生死的畏懼,隻閃爍著對軍功名望的渴望。
他們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高舉著手中的兵器,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向著義軍用馬車倉促搭建起來的脆弱防線發起了猛烈無比的衝鋒!
那吼聲猶如山崩地裂般震撼人心,仿佛要將整個大地都撕裂開來!
反觀義軍中軍將士,雖然他們明知道自己的王正在出逃。可是,他們沒有抱怨與恐懼,隻緊緊握住手中的武器,默默咬緊牙關,準備迎接這場生死之戰……
經過一番思考,鮑信決定回到中軍指揮士兵死守營地,並派遣使者前往向左相蓋章請示下一步行動方案。畢竟,在這赤水胡人群體當中,除了蓋吳之外,就數蓋章的職位最高、地位最尊崇了。
然而,侯軍蒙對於鮑信的提議卻持強烈的反對態度。他堅信,蓋吳之死極有可能正是由蓋章一手策劃所致。儘管鮑信並不認同這種說法,但侯軍蒙還是毅然決然地取出虎符,以其上級的身份強行命令鮑信服從自己的指揮。
麵對侯軍蒙的強硬態度,鮑信堅定地表示無法遵命。因為此刻圍繞在他身旁的眾多士卒皆為蓋吳的近衛軍——中護軍,他們隻會聽從中領軍鮑信一人的指令。侯軍蒙雖心有不甘,但也束手無策,隻能無奈地注視著鮑信派出人手前去向蓋章通風報信。
最終,鮑信所期待的指令終於到來,但這個命令卻如晴天霹靂般讓正在血戰的眾人震驚——“大王既然已經不幸身亡,事情已然失敗,局勢已定無法改變,決定投降。”
這道命令就像一把重錘狠狠地砸在每個人的心上,讓原本就沉重的氣氛變得更加壓抑和絕望。
喜歡北魏遺史請大家收藏:()北魏遺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