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荏苒,在袁縣令和招娣的“隔空配合”下,這兩年梅縣女子的死亡率大大減少。
招娣一麵通過“以買為主,以救為輔,偶爾搶人”的方式擴張山寨的人口。
精細化人員分工,加強作戰訓練,提升文化素養。
多管齊下地打造出一支實力強勁的隊伍。
而每一次救人對她們來說就是最好的思想課,讓她們一次次看清楚所謂的嫁個男人保護你是多麼可笑的謊言。
繼而堅定山寨才是她們唯一避風港的念頭。
另一方麵,招娣專注於山寨的防守工事,加強硬件方麵的建設。
她“洞府”中有許許多多非常厲害的東西,但似乎是因為受限於這個時代的發展,許多東西並不能直接拿出來。
不過,她很快發現自己雖然不能直接拿出來,但可以通過研究其原理,依葫蘆畫瓢,試著造出來。
所以,在拆了“洞府”裡許多東西後,如今山寨中也添了不少東西。
姐妹們配備上了填充火藥的火槍,穿透力雖不夠,但一旦打中也能炸對方一個滿臉開花。
用土法煉鋼煉出的鋼鐵打造出的武器鋒利又耐用。
山寨門前更放置了十來座可以轉動方向,射程最遠可達1500米的炮台。
這射程是什麼概念,就是若有人想從山腳下攻上來,她們一炮便能將山腳下整合的人一炮轟了。
有了這些大炮,山寨便從易守難攻變為了徹底彆想攻。
等到袁縣令三年任期結束,順利升遷離開梅縣後,招娣的山寨已經發展成為了可作戰人員上千,實際人口三千多的大寨。
而人員數量發展這麼快,賈小姐功不可沒。
兩年多前,她那對纏綿病榻的爹娘相繼離世。
在安葬完他們後,賈小姐踏上了自己的行商之路。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如今整個東官郡八縣之中都有了賈小姐的商鋪。
每個縣也都有她出資建立的專門收容女嬰的女善堂。
每座育嬰堂中皆供奉有一座名為“女子神”的神像。
供奉處每日都可為女孩提供一份救濟糧食,但需當場吃完。
很快,一個小道消息在女孩子們口中流傳——
如果活不下去了,就來向“女子神”祈禱,她會幫助全天下的女孩子。
善堂後有人專門聆聽記錄下這些女孩的心聲。
之後會有訓練有數山寨姐妹們出馬,悄無聲息地帶走這些或被爹娘被虐打,或被丈夫家暴。或被後爹侵犯,又或是因為各種各樣理由活不下去的女孩子。
說實話,招娣的山寨能夠在三年時間內悄無聲息地發展壯大到如此地步,還真是托了她們都是女子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