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家的大哥甘嶸是有名的天才鋼琴家。
5歲開始學鋼琴,7歲嶄露頭角拜入大師門下,15歲獲得國際鋼琴金獎,一戰成名。
之後他一次次斬獲大獎,出國參加各種高級彆的演出,在鋼琴界站穩了位置,成為了公認地著名鋼琴家位。
隨著他轉為各大鋼琴賽事的評委,甘嶸也開設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鋼琴學校和鋼琴品牌。
但甘嶸本人屬於典型的藝術家性格。
雖然搞商業化掙錢,但內心卻又瞧不起掙錢。
他那鋼琴學校和鋼琴品牌,他隻負責掛個名,運作全都交給專人管理。
那些學生都是衝著他這個大鋼琴家的名頭來報名的。
但甘嶸隻是個招牌,根本不親自授課。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怎麼可能去教那些入門級彆的小屁孩。
之前幾年,他的鋼琴學校和鋼琴品牌在甘家資本的支持下開遍了全國,幾乎完全占領了市場。
隻餘走便宜低端路線的鋼琴品牌,以及身處十八線城市的鋼琴培訓機構還有自己的活路。
但最近甘嶸的生意遇到了麻煩。
之前在甘嶸男配光環的影響下——
國內外各年齡段的鋼琴賽事中,第一名乃至前三名的人選,基本都是甘嶸的培訓機構出來的學生。
這也就造成了想要學鋼琴的學生家長都會選擇甘嶸的培訓機構,即使他的學費比起其他機構昂貴不少。
但最近這半年的各大賽事中,冠軍人選卻頻頻爆冷。
冠軍一次次被名不經傳的冷門女選手奪走。
這些學生自然出自於鐵錘門下。
畢竟,男配光環還是敵不過女主的團寵光環的。
當然,雖說如此,鐵錘對她看中的這些學生還是很有信心的。
這個世界,她有“小垃圾”這個原裝外掛,很多事辦起來非常方便。
鐵錘剛來到這個世界後,便開始了布局。
用“小垃圾”的功能從茫茫人海中找到了那些極具鋼琴天賦,但苦於家境而無法學習的女孩。
找到她們之後,又在炮灰的幫助下製定了最適合她們的教學方法,並適當的為她們開了一點點掛——
當她們完全沉浸其中時,她們的時間流速會被調快一倍。
現實時間練習一小時,實際上練習了兩小時。
這些孩子對這樣的機會無比珍惜,練起琴來完全是廢寢忘食。
對甘嶸的學生來說,學琴就是學琴。
但對這些女孩來說,這是深井中垂下的救命繩索,她們會拚儘全力去抓住,咬緊牙關絕不鬆手。
井外的世界,她們太想去看一看了。
有天賦的人還更加努力,感情也更加細膩,還擁有對生活更深刻的感悟,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輸。
所以鐵錘對她們比賽奪冠胸有成竹。
當然痛失冠軍的甘嶸就不高興了。
但,對此他第一反應不是覺得自己的機構教學有問題,而是認為這一屆的學生質量不行。
“以後招生嚴格一點,彆為了點錢就什麼垃圾都收進來。彈鋼琴是要天賦的,不行的就直接勸退。精力放在優秀的好苗子上就行。其他的反正也彈不出名堂,隨便教教就行。”
對於老板的教誨,經理自然連連稱是。
但還沒等到新一年的招生季,一家新的集培訓和鋼琴出售與一體的琴行便橫空出世。
這家從未聽說過的“她樂琴行”以遍地開花的架勢,瞬間席卷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