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錘負責將妣潼送來的密信內容翻譯出來。
幾位姐姐帶著訓練有素的兵馬動若雷霆,兵分幾路趕往戰場。
按照妣潼的安排,行動迅速的豹略帶領一小股行動迅捷的妖軍前去追趕兩國盟軍。
晝夜不停地對其後方部隊進行襲擾。
不求造成多少傷亡,而是不時來一下,但打了便跑。
總之要像蒼蠅一樣,以達到讓對方不勝其煩,亂其軍心的目的。
其餘兵力則兵分三路,一路緊隨其後,造出偌大聲勢為另外兩路打掩護。
另兩路大軍則分彆從左右兩側,悄悄繞道而行。
準備對南沽軍撤離的隊伍形成兩翼包抄的。
是的,撤離的隊伍。
按照妣潼的安排,她們確定南沽軍隊根本不會打到王都城下,就會選擇撤回。
南沽和西鎬集中兵力去攻打娀簡王都,是認為娀簡王都內部空虛。
但空虛的又豈是娀簡王都呢?
所以,妣潼給其他諸侯國下的命令並不是他們趕往王都共同禦敵。
而是讓他們去圍攻南沽邊境城池。
並且隻圍攻南沽的城池!
兩國聯盟能讓實力壯大,但壞處卻更加明顯。
倉促結盟的兩國,偏又是勢均力敵,誰也壓不了誰。
表麵看著一片和諧,但各自心中都有算計。
戰還沒開始打,便都在盤算著贏了之後如何在對娀簡的瓜分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這樣不牢固,堪稱鬆散地結盟,都不需要風吹雨打,多走幾步也就散了。
諸侯聯軍隻攻打南沽的行為,自然會令南沽自危。
在南沽看來——
若是繼續和西鎬一起攻打王都,那己方大本營必然失守。
到時攻占下娀簡,損失慘重的自己必然會成為西鎬下一個吞並的對象。
但如果己方撤軍……
西鎬獨木難支,便也不會冒險去攻打娀簡王都。
所以,保全自己,從長計議。
南沽的人不是傻子,權衡利弊後,必然會做出撤軍的打算。
這一招是妣潼從兵書中學來的“圍魏救趙”。
雖然,魏國趙國什麼的,妣潼沒聽說過,但這一招好用就對了。
?
九尾帶領的中路大軍和螗斧、姑射分彆帶領的側路大軍,守株待兔,成功等到了南沽的撤軍。
南沽的將領到也算有點本事。
不知他們是如何與西鎬交涉的,總之成功讓西鎬同意了與他們一起先去救南沽的“後院失火”。
這倒是有些在九尾她們意料之外的。
原想著直接將南沽這支主力軍隊給包圓了的計劃破滅。
不過,也就是失望了那麼一下而已。
畢竟戰爭就是戰爭,情況瞬息萬變,意外頻出才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