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故地重遊2)
在炮灰的幫助下,鐵錘裝模作樣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才讓身體漸漸好轉痊愈。
老大夫對鐵錘這個“醫學奇跡”很是驚奇,然而圍著鐵錘研究了數日,也沒研究出什麼,眼神裡寫滿了疲憊失望。
鐵錘瞧著她“白頭搔更短”的模樣,心生不忍,本著“都不白來嗷”的原則,送了她一本記錄了各種疑難雜症的醫書。
老大夫粗略翻了兩頁,頓時如獲至寶,生怕鐵錘反悔要回去,迅速揣進懷裡,提上藥箱致謝,告辭離開。
一係列動作,行雲流水,全然不似這把年紀應當擁有的迅捷靈敏。
待到出了鐵錘的閨房,那強壓的嘴角終是再也壓不住一點,喜得眼角開出魚尾一樣的花。
當然,鐵錘假裝痊愈的這半個月也沒閒著。
靠著原主記憶,炮灰以及這個世界的輿圖、書籍,對這個世界有了詳儘的了解——
當年她一手創立的招娣城,如今已發展成了招娣國。
國土麵積比她離開時,擴張了十倍有餘,國祚延綿至今已有三百八十六載。
雖然在這三百年間,因為天災人禍以及戰亂,招娣國也發生過動蕩,但無論是國力還是百姓的生活水平,總體來看是呈螺旋上升的。
科技方麵,招娣國遠超過周邊各國,已提前進入到了蒸汽時代。
科技帶來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萌芽。
航海技術的進步和對海外資源的需求,促進招娣國率先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靠著船堅炮利,不僅徹底蕩平了一直騷擾沿海地區的倭寇,更是成為了海上霸主。
先進的船隊途經一個又一個海外國度,她們高價售出招娣國的特產,再低價購入當地的物產。
她們從海外帶回來許多新奇的動植物,豐富了物種,提高了糧食產量。
做生意的同時,使者們將招娣國的文化、語言傳播出去。
同時,將許多和她們過去一樣被欺壓且有心求救投奔的同胞帶回來。
即使,她們膚色發色各異,語言也不相同,但她們依然是同胞。
經過百年發展,這些外邦人早已成功融入招娣國,雖然數量和本土居民仍不能比,但也算隨地可見了。
即使鐵錘這半個多月因為養病足不出戶,也見到了一位皮膚黝黑的小卷毛。
對方叫蘇姍妮,是原主妊嫖在京師政治學堂的學長,如今剛剛憑自己的本事考進了內閣。
隻見這位年輕有為以老成持重著稱的內閣官員,看見鐵錘真的痊愈了,激動地抱著鐵錘就是一陣嗷嗷哭。
最終是鐵錘再三保證自己恢複後,會儘快重拾學業,遵守與她的內閣頂峰相見之約,她才嗚嗚咽咽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