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暫時忘卻虞姬之死的悲痛,
可轉眼又愁自心中起,
項羽無奈歎息道,“如今漢、齊、梁三支勁軍圍困於此,
豈容孤率楚軍全身而退呢,
為之奈何?”
武涉繼續道,“其一,可遣一猛將牽製住漢軍,令其不能速追楚,
便可全身而退,其將隻需牽製,不必硬拚足以。
其二,再選一善守之將斷後,確保大王南渡淮河,
尋立足之地,再造大楚之威。”
聞言,項羽默默點頭,掃視帳下眾將,
帳下諸將皆默默低頭,一時間出現了冷場。
此時鐘離眜邁步而出,“臣願意留下牽製諸侯軍。”
項羽快速的掃視了一圈,發現目前帳下能獨當一麵的,
且戰力不俗的也隻有鐘離眜了。
項羽心中複雜,想當初軍中流傳範增、鐘離眜、周殷的流言蜚語。
自範增死後,他每每回想,才發覺中了漢離間計,懊惱不已,
如今周殷也叛變了,
跟在身邊的也隻有鐘離眜了。
如果再不重用鐘離眜,這儘失天下就在眼前了,
隻是不知道現在再重用,是否為時已晚。
思慮至此,項羽下定決心道,“楚之存亡皆係鐘將軍,
今日起拜為大司馬,總引四萬精銳,並節製其他諸將軍,
共阻漢軍南下。”
鐘離眜一聽微微一愣,先是大司馬這個軍職空缺很久,
自龍且、曹咎、周殷之後,這大司馬就一直沒再認命。
初期,項羽封三位大司馬,分管不同方向,等於三個諸侯協助項羽共同治理西楚大地。
周殷任大司馬主持南方軍政,龍且任大司馬掌管泗水郡京師)及魯地軍政,
曹咎則掌管大楚的西邊。
由於當時天下大封後,各地並不安穩,時不時會冒出反叛,
為震懾一方項羽任三個大司馬,另外兩個為臨時。
特殊時期常授予某大將為三公的要職,做臨時調度用,比如後麵要提到的的灌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項羽本想等到天下安定後收回來,隻任一個大司馬,
其餘以上柱國和柱國來任命。
可沒想到死的死,叛的叛。
如今不得不再次臨危受命,希望可以扭轉戰局。
鐘離眜心中也在尋思,自己跟了項羽這麼久,幾次威脅到漢王劉邦的性命,
漢王肯定不會輕易放過自己,
不在楚謀生,還能去哪裡。
如今項羽給自己這個大軍職,鐘離眜多少有些感慨,想想那幾位,
自己也隻有硬著頭皮道,“大王,臣定不負囑托,必死戰阻漢軍。”
項羽心中一暖,吩咐道,“不必以死拚命,隻需拖住即可,
待我安營落定,大司馬可南下與我彙合。”
鐘離眜道,“諾!”
項羽將精銳分三萬予鐘離眜,鐘離眜在諸將中又選陳公利幾和令尹靈常來配合。
項羽心道,“鐘離眜果然老辣,知道利幾兵馬多武卒,善守城。
令尹本部人馬彪悍,且本人又擅長後勤補給等軍政,
真是找的好幫手。
左膀右臂!”
再加上鐘離眜本部人馬和其他諸將,共有五萬兵馬。
項羽在垓下用兵折損掉兩萬,如今隻有精銳五萬,便率領五萬兵馬向東南撤離。
季布、恒楚為左膀右臂,協助項羽向東城方向進軍。
項羽兵馬一動,便有數騎斥候快馬加鞭向漢營而去。
喜歡漢室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漢室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