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視之乃呂臣,呂臣此人項羽比較敬重,作為陳勝的舊部不僅曾為陳勝報仇,更是自引一支軍隊,東征西討,最為重要的是呂臣非常聽命於項氏,這是項羽非常喜歡的。
項羽道,“然,吾再撥三千精兵予汝,助之。”
呂臣則自信道,“臣所率本部人馬足以,請將軍稍等,吾去去就來,將敵將首級獻於將軍。”
片刻,有探馬報之,“呂將軍與那秦將大戰一百回合難分勝負。”
項羽道,“再談。”
須臾探馬再報,“兩軍廝殺各有勝負。”
黥布有些安奈不住,“布願助呂裨將一臂之力。”
項羽陷入沉思,正思慮間忽聞人道,“趁兩軍交戰,可令呂裨將詐敗,李由當輕視楚軍,可引一支精兵襲擊雍丘,李由定大敗。”
項羽視之乃劉季,聽聞此言頗有道理,乃道,“善,此計甚合兵法。”
龍且請兵道,“將軍,且願奇襲,為將軍排憂。”
項羽沒有立刻回答,反而繼續沉思,忽然抬頭道,“且留守軍中,吾親自引軍奇襲。”
項羽言畢,龍且、黥布、呂臣、薄將軍皆不讚成,尤其龍且道,“兩軍交戰,主帥何其重要,望羽將軍思之,慎之。”
項羽道,“吾意已決,諸將放心,吾項籍去去就來。”
項羽為給李由一個悄無聲息的奇襲,隻引三千精兵,在馬蹄上綁上綿物,防止聲響,趁夜奔襲而去。
話說李由派左校尉為先鋒前去試探楚軍虛實,不斷有戰馬回報,言左校尉與賊寇大將呂臣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兩軍交戰多有勝負。
李由心喜,道,“賊寇亦不過如此,豈如城陽、濮陽傳言那般厲害!”
諸軍吏亦皆笑道,“賊寇不足為慮。”
在談笑之中,項羽趁夜引軍繞到雍丘以西,見山高林密,宜設伏兵,徘徊不前,此時有末將諫言道,“此山林甚密,且距離雍丘較近,恐有伏兵,不宜前進,可令百餘先頭軍先探之。”
項羽以為然,便命先頭軍通過,此時在那密林之間,草叢之內有秦兵默默的伏在其內。
這些秦兵恐蟲叮咬出聲,皆口中銜枚,一動不動,正是李由恐雍丘腹背受敵,命在此設下伏兵。
曾有文吏對李由言雍丘之西有陳留互為犄角,不必如此小心謹慎,當緊守雍齒以東,敵軍當從東方來,北麵有俊山,敵軍難以翻越,南方有湖澤對敵而言亦不利行軍。
可李由堅持自己內心的直覺,這直覺是李由熟讀兵法而來,丞相李斯作為秦始皇的信任之人,為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榮華不僅與趙高密謀立胡亥為帝,更是早早讓其子熟讀兵法,且擇大將教授其武藝,欲將其培養成文武兼備之白起、王翦。
李由倒沒令李斯失望,以滿腹經綸得到秦始皇賞識,官位一步步提升,至秦二世登基後被任命為三川郡守,駐守洛陽。
雖未主帥過大戰,但大大小小亦跟隨王翦等名將曆練過一番,多年的經驗告知他這裡需設伏兵,以防賊寇繞道而行,進行突襲。
不得不言李由的敏銳度還是很高的。
項羽見先頭軍安然度過,便放下心來,命軍大步向前,忽聞兩側有異東,箭弩齊發。
項羽震驚,楚軍大亂,項羽坐下戰馬更是被流矢擊中,戰馬驚,亂奔,項羽奮力拍馬,雖硬生生將戰馬穩住,但因用力過猛,戰馬再也站不住,摔倒草叢內。
喜歡漢室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漢室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