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信隻要能阻止好畤被反奪,便能給鹹陽以西的戰場帶來正麵影響。
鹹陽以西的趙賁和內史保在接到雍王章邯的合兵命令時,他們彼此各有想法。
看彼此的眼神總有一種敵視的感覺,趙賁看他不順眼,因為章邯給他保護內史的任務,這點讓人很不爽。
內史保看趙賁的眼神自其投降給項羽的那一刻便怪怪的,當時的趙賁洛陽一帶抵擋住劉邦向西入函穀關,待劉邦轉戰南陽後,他便繼續鞏固防守。
隻是後來章邯投降後,秦軍成為進攻函穀關的先鋒軍,董翳、章邯一直在項羽軍中,自然被軟禁,司馬欣為當時的秦軍上將軍。
作為上將軍自然不會身先士卒,那些衝鋒陷陣的戰將自然是姚卬、盜巴、周類、蘇駔、王周、內史保等將。
於是內史保和趙賁相遇,二者相遇沒有尋常的針鋒相對,因為趙賁采取非常獨特的回應方式。
趙賁居然將內史保大罵一頓,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內史保出列去叫戰趙賁,趙賁的確有回應,甚至親自縱馬來應,隻是來一個破口大罵。
罵內史保有負皇恩,有負大秦,竟然罵的內史保毫無脾氣,竟然無言以對,手裡的秦斧險些拿不住,因為忽然之間內史保覺得這把秦斧比往常重很多。
此把秦斧自他從軍便一直跟隨他,從來沒有此刻重。
當時內史保在想如果趙賁忽然縱馬持長刀殺來,他或許招架不住,自此一命嗚呼,可是趙賁沒有。
趙賁沒有殺過去,亦沒有等內史保心神穩定再拚殺,經常在戰場上拚殺的人心神穩定較快。
所能想到的都沒有發生,趙賁接下來直接向項羽投降。
沒錯,趙賁沒有與內史保戰,更沒有與姚卬等交鋒,竟然在與內史保對峙時選擇投降。
趙賁的選擇比較識時務,但這讓內史保大怒,莫名被罵,然後選擇投降。
內史保自認他的投降乃大勢所趨,因章邯降而降,可趙賁不同,他的那點兵馬雖無法與諸侯聯軍對抗,但至少可以搏一搏,畢竟兵馬不是很少,可趙賁沒有。
不戰而降,他跟著章邯那是先戰後降。
至此內史保看不慣趙賁,令內史保更不解的是章邯在建立雍國時給趙賁的待遇相當高。
趙賁和他章邯不算一個體係,他和楊熊算是一個派係,除王離的戍邊防胡的軍隊外,趙賁和楊熊算是秦集結軍隊後派出的兩員大將。
在章邯被項梁打敗之後,秦征集各郡縣的兵馬已經初步完成,那些這些兵馬交在何人手裡就非常的重要。
李斯尚未死的時候,曾經輔佐秦始皇一統天下,其軍事才能不是說說的,故而他的目光瞄向幾個將才,即楊熊、趙賁、內史保等人。
內史保被派遣增兵章邯,故而章邯在定陶大破項梁,最終項梁戰死,這一戰內史保和章邯結下不解之緣。
自此內史保隨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東征西討,南征北戰,漸漸對章邯所折服。
在內史保被派遣增兵章邯時,楊熊、趙賁被委任阻擊劉邦西征,阻止劉邦入函穀關。
不幸的是楊熊因各種原因接連戰敗,最終被二世問罪而斬,隻剩趙賁孤力獨擋,在洛陽等地方郡縣兵的協助下成功阻擋劉邦的步伐,雖然趙賁依舊戰敗,但至少阻止劉邦的步伐。
喜歡漢室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漢室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