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主戰派立刻得到大部分楚將的擁護,認為當如何做,徹底掃除齊地,而且齊王已死,群龍無首,正是鏟除齊地禍患的大好時機。
另一派則是以恒楚為首,認為既然齊地已殺王請降不宜再興用兵,否則會失去齊民之心,會有失道義,無法令天下諸王心服。
主戰者,認為此時乃徹底消滅齊禍患的最佳良機,主和者,認為可趁機收服齊人之心,徹底征服齊國,使齊為楚之臂膀,共抗趙、梁、漢。
提到漢王,項羽那眼眸中閃過一絲怒意,且殺意隱現,項羽淡然道,“齊地已平,趙、梁不足為患,漢王老兒,寡人親自西征。”
道出此言,善戰之將滿腔熱血被點燃,但究竟該如何對付齊地殘局,項羽依舊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複。
恒楚道,“大王,齊地殘局如何應對,是否可征詢下亞父。”
話音未落,項羽眼眸中閃過一絲難以覺察的不悅之色,亞父範增的確有謀略,但現在他是楚霸王,他是楚國之王。
為何任何決定諸將總是喜歡讓他項羽去征詢亞父意見,難道楚國真正的決策王者是亞父範增不成。
這點項羽不爽,更是從內心不願接受。
項羽的雙瞳中溢出一絲絲的不悅,但恒楚並未察覺,而是繼續道,“齊地田榮雖死,但仍有殘存勢力苟延殘喘,不可輕視,此製齊之道可向亞父征詢,其善出此謀……”
後麵的話直接被項羽打斷,他真的不願再聽,或許壓在項羽內心的情緒至此才真的爆發出來,那是多年的積壓,如山洪爆發。
不爆發則已,爆發就會影響判斷。
項羽知道恒楚所言甚是,齊王田榮死後,的確需要安撫,需要將這個對楚有敵意的國家徹底變成盟友。
因為此刻還有趙、梁二地明顯的反楚,漢王雖出過關,但並沒有完全表明態度和立場,並沒有表現出完全和楚為敵的態勢。
可項羽不願意聽,就是不願意聽。
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可項羽現在不想飲苦藥,他明明已為霸王,為何還要受製於人。
徹底鏟除齊地反楚之力,不是一樣可以解決眼下的問題嘛。
既然同樣可以解決,自然不必再局限於亞父之局中。
亞父範增不在,縱使在,項羽的內心卻已向鐘離昧主戰派靠近,偏離恒楚的安撫派。
項羽的語氣很堅定,不容置疑,“田榮已死,齊地不可一日無王振撫,寡人……”
言至於此,項羽看向田假,繼續道,“寡人立田假為齊王,收散兵與楚共守城陽,楚將需儘力協助齊王以製齊地。”
話音一落,滿場驚訝,不僅鐘離昧和恒楚二人驚訝不已,萬想不到項羽會有此招,立田假為王,來製衡齊地。
不隻是鐘離昧和恒楚二人,所有楚將皆能聽明白項羽話語中的意思,讓楚將協助齊王製衡齊地,那意思很明顯,就是為齊地選一個楚將為齊相,相齊製齊。
諸將皆知此刻齊地的隱患並未完全掃除,田榮雖死,但其子和其弟尚在,手中仍有兵馬,沒有去安撫他們,而是立他們的死對頭田假為王。
這一招算是兵家的奇招,既能為楚選一個聽話的傀儡齊王治齊,又能無形中將齊地殘餘兵力聚在城陽,為楚所用,城陽向北渡河便是趙地,明顯有著聚齊楚之兵而製趙之舉。
喜歡漢室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漢室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