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豹從漢前的神情和姿態與司馬卬有很大的差彆,眼眸最明顯。
這個消息送給灌嬰一戰而定河內的大好時機。
劉賈、灌嬰、戴野、丁禮等將皆以為將計就計可大敗朝歌殷軍,甚至一舉生擒司馬卬。
將計就計,就在於計中計,他需要一定的代價才能逼真,灌嬰懂得這個道理,諸將亦懂得,可士辛卻不懂得,他們希望勝,不希望戰場上被殺死。
沒有人願意成為計劃中被犧牲的一部分,這一點高尚的人亦很難做到。
灌嬰很為難,劉賈則建議用刑徒來組成這樣的一支軍。
此次給他們的好處是可以免除妻子兄弟的租稅與勞役,可以給他們爭得土地,其至更大的待遇。
這個建議讓灌嬰想到章邯組織騙山囚徒大敗周文的前車之鑒,立刻命楊喜率這支軍對抗即將到來的危險。
賁郝入漢軍之營,長驅直入,居然如入無人之境,漢軍退的很快,這點多少還是讓他有點心虛,直到遇到郎中騎楊喜,遇到強有力的阻擊,他這才放心的追殺下去。
人就是如此奇怪,緊不得亦慢不得。
與此同時命斥候將消息向司馬卬傳遞。
夜很黑,風很冷,司馬卬引兵悄然行軍,向著灌嬰撤退的方向行軍,忽然螢火漫天,不知是驚醒草叢中的螢火蟲,還是喚醒藏匿於烏雲後的星辰。
點燃的火箭如同雨點一樣撒將下來,司馬卬提前與漢軍交戰,這次與之對立的乃丁禮。
丁禮手裡的長戟散發著寒光,如同他的火雲眸一樣吞吐著殺意。
丁禮那雙眸子什麼都沒注意,就在跳動的火把之光中找尋司馬卬。
雙方的廝殺指揮,丁禮居然完全交給李必和駱甲,他自己則完全盯住司馬卬,欲生擒司馬卬。
司馬卬作為殷國之王,三軍統帥,其防衛最為嚴密,想生擒他自然不易,但世上哪有真正的固若金湯,哪有真的密不透風的防禦。
為撕破防禦,丁禮故意以身涉險,以都尉的身份親自來誘敵,這點膽識非常人可有,常人亦無法做到。
眾人不信,司馬卬亦不相信漢軍中會有這樣的勇將,居然來個三進三出,殺的血染戰袍,殺的殷兵無法維持陣形而前進。
司馬卬見來將如此魯莽,心中大喜,“何人可生擒此將,寡人重重有賞?”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勇夫倒是有,然蠢夫亦是不少。
財寶動人心,沒有能力為之者往往先衝出去,他們覺得至少戰死還能給妻子兄弟博取些東西。
真正可戰者在猶豫之間就錯過機會。
一名戰將出去,沒再回來。
二名戰將出去亦未歸,第三名乃左軍之將持矛殺向丁禮,卻永遠躺在地上,這讓司馬卬感到肉疼,再亦不敢令戰將單獨去殺丁禮。
丁禮連殺數名殷將,讓司馬卬立刻放棄這種於千軍萬馬中直接取敵軍之將的做法,他已證實丁禮武藝超群。
直接擒賊先擒王是不行的,隻能靠列陣,靠千萬士卒的集體力量。
司馬卬不再令戰將單獨去斯殺,但這已經無法阻止一件事的發生,殷軍的指揮中高級將官在不斷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