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站在右邊,一手拿著矛,這明顯是車右的裝束,而且還是劉邦的車右,車右意味著陳平欲為劉邦的參乘。
劉邦的參乘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且不止一個,曾經一度是樊噲,在鴻門宴時樊噲乃劉邦欽點的參乘。
隨著樊噲已經遷為將軍,樊噲很少再擔任劉邦的參乘,現下劉邦的參乘人員乃周緤、靳強,靳強時而為將。
如今陳平如此與劉邦同乘,又拿著長矛,腰懸長劍,這明顯是參乘的意思。
諸將一片嘩然,隨著車駕的臨近,諸將才安靜下來,但眼眸中的神色較為複雜,就連一些老將,如今身為彆將的樊噲看到後亦是滿眼的詫異。
這個新來的楚之亡卒,僅僅半天的功夫,到底是憑借什麼就能與劉邦同載。
車駕停在台階前,劉邦拉著陳平的手向大殿走來。
陳平臉上此刻居然沒有一絲害羞之意,似乎能與漢王同乘一車乃是應得的。
那些出生入死的老將看陳平的臉色立刻發生變化。
元頃看到這一幕,望向陳平的臉色有些敵意,甚至帶有一絲的不解和不屑。
對劉邦如此之舉不解,對陳平無寸功之人能博得劉邦的信重定憑口舌之利,並非什麼能人,不屑。
走進大殿後,劉邦首先引陳平拜見張良,非常熱心的給張良介紹。
陳平雖然在漢尚未有寸功,但看諸將的眼神一點沒有愧疚之意,甚至眼眸中還有著一絲傲嬌。
這就是自信,陳平自信他的能力很快能折服諸將,甚至讓諸將為之佩服,但看張良的眼神則是流露出一抹讚許和敬佩。
對於這位陽謀至聖的人物,陳平是打心眼裡是佩服,由衷的佩服,故而陳平向張良行禮,“平拜見兵師。”
張良雖不識得陳平,但卻識得劉邦的識人之術,能為劉邦所看重,必然非俗之人,張良又頗懂相術,一觀便知非俗人,“先生過禮。”
劉邦為二人引薦之後,接下來劉邦直接宣布一件事,“寡人今日速召群臣諸將,一為議事,一為拜將。今特拜平為漢軍都尉,使為參乘,並典護軍。”
此言一出並非一片嘩然,而是立刻引來諸將那如刀一樣的眸光,全部向陳平斬來。
陳平非用眼觀,便立刻感覺到周圍那殺意一樣的眸光,那是不待見的眸光。
對於劉邦的認命,諸將心有怨言卻不敢立刻道出。
“大王得楚之亡卒不過一日,未知其高下,卻即與同載,望大王三思。”
諸將吃驚,在劉邦道出此言後,除卻在場的曹參、酈商、夏侯嬰、灌嬰外,無不吃驚。
最吃驚的還是盧綰,盧綰甚為太尉,更是劉邦的同窗兄弟,那關係沒的說,可見劉邦對陳平的信重,他有點摸不著頭腦。
可盧綰知道劉邦的決定是不會輕易更改的,故而盧綰並沒有開口,那些老將心中雖有言卻不知如何開口。
尤其那些自芒碭山便跟著劉邦的周灶、孔聚、陳賀等將心中亦升起一股不服之氣。
跟著劉邦雖然一步步官運亨通,至今更未戰死在沙場,是幸運的,更有感激。
畢竟那些比他們軍職高的,的確是能力非凡,可陳平憑什麼不過一日便可典護軍,做都尉。
喜歡漢室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漢室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