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回兵途中遇反叛_漢室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漢室風雲錄 > 第九百五十二章 回兵途中遇反叛

第九百五十二章 回兵途中遇反叛(1 / 2)

小標題:梁地楚將心思活,召回途中遇反叛

“將軍,漢軍駐紮於山頭,似欲攻昌邑。”

“漢軍似有長期駐紮之意。”

斥候們帶來的消息多為張蒼於山間駐紮,實則虛置旗幟,以作攻城之狀。

召平得知這個消息,心中竟有一種放鬆的感覺,下命令嚴防漢軍攻城,勿出擊。

總之召平找到一個舒服楚諸將堅守的理由,不用出擊,他知道漢軍雖在彭城大敗,但漢軍戰力並沒有完全消失。

知己知彼,方能作戰,城中的諸將自不會說什麼,隨著對這支漢軍的了解,城中的諸將開口出戰的越來越少。

漢將第一狠人,樊噲,這可是一個敢屠城的主,在天下諸侯王中比較注重以仁義之師取天下的乃屬劉邦。

漢王劉邦也是一個比較注重出師有名的人,故而在西征入關時聽張良的建議,以仁義誅殘暴之名,並聽取陳恢的建議,使得一路上的城池望風而降。

入關後更以約法三章來取得秦民之心,還定三秦也是一樣,總之劉邦的每一步皆帶著仁義、取民之心的名號。

如此漢王,豈能容許麾下諸將屠城,這是萬萬不能的,因此漢王麾下的戰將尤其曹參、周勃、灌嬰等麒麟將皆不敢屠城。

可樊噲卻敢屠城,這是一位實至名歸的狠人。

得知這位狠人率領張蒼、奚涓能在魯地遊刃有餘的周旋,而且還能從龍且、範增、項冠等軍中撤出,他們就沒有信心。

借助張蒼得到疑兵,加上樊噲漢軍第一狠人的名號,使得昌邑軍一直沒出城。

這支漢軍便順利渡過濟水,沒什麼特殊的地方,一路無話,話說樊噲先渡濟水而去,繞著定陶走。

定陶當初在龍且、項襄手裡,雖然曹參將駐守之見龍且和前來援助的項它大敗,但未能拔城。

拔城和野戰還是頗為不同的兩碼事,尤其是曹參得益於韓信的兵法後,攻城更是認為下下策,誘敵出城才是上策。

將攻城能轉變成野戰,那才是用兵的高手。

曹參非常希望成為這樣的高手,故而在當初經過定陶時隻將前來迎戰的龍且打敗,但沒有去拔城。

那意思是若守城,吾過路,若敢出城戰,敢叫有來無回,後來固然楚軍不敢追擊。

可樊噲卻不是這樣,隻是如今漢王打敗仗,士氣低落,定陶肯定是今非昔比,能繞則繞。

至煮棗時,樊噲、奚涓、張蒼沒有率軍從城中過,而是走村落。

沒有夾道歡迎,就連熱鬨的集市皆空無一人,家家閉門不出,完全出乎意料。

樊噲、奚涓、張蒼三人商榷的是欲在煮棗補充糧草,在燕縣進行休整,補充兵源,因為燕縣有漢將駐守。

在燕縣休整之後就繼續向西過酸棗、卷縣至滎陽與漢王彙合。

不料煮棗人人自危,閉門不出,街上除一些孩童天不怕地不怕的玩耍,竟然看不到青壯年人。

這些人在何處,是被迫從軍,還是受到什麼驚嚇,在無法覺察的背後有一股力量使得他們皆躲避起來。

見如此情景,無奈,樊噲隻好率軍繼續趕路。

前方的路忽然變得有些昏暗,天空不知何時已經烏雲密布。


最新小说: 老爸,魔都大小姐怎麼全是病嬌啊 綜影漫鹹魚躺平了 矢車菊魔女 無解之道 總華探長死了,我是港警一哥! 新婚立規矩?砸婚房改嫁年代大佬 錦鯉小仙女的人間日常 離婚OK啦,但公公婆婆必須歸我 妃惑宮城之鳳華絕代 我去明末救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