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歐趁機使一丈三鎬殺出重圍,申屠嘉也不敢戀戰,丟個虛數,拍馬而走,率弓弩隊向西而走。
在外黃之西,開封之東,文臣諸將與劉邦回合,劉邦見張良、陳平、劉交、張蒼、盧綰、叔孫通、樊噲、奚涓、劉賈、灌嬰、靳強、靳歙、陳豨、孔聚、陳賀、王吸、薛歐、高邑等文臣武將皆在身邊,心甚慰。
無論被打散多少回,隻要核心的文臣武將還在,劉邦心中就不懼楚。
一路連夜狂奔,人困馬乏,此刻月明星稀,已是深夜,本欲就地紮營休息,忽見奚涓急匆匆而來,言龍且率兵從小路追來,竟馬不停蹄,尚有三箭之地便可抵達。
靳強、靳歙二將請戰,“漢王無憂,臣願死戰楚軍,以絕擾寢之楚。”
二將的戰意也感染著諸將,尤其是高邑也極想立功,他很早以客的身份從劉邦,見到他人一步步封侯出將,高邑心中越來越失落。
高邑認為楚趁勝威,不追至函穀關似不罷休,不能再漲其士氣,願再立戰楚軍,讓劉邦可以安枕入眠,緩行入滎陽。
意思是漢將高邑願力戰楚軍,使得劉邦可以好好的睡一覺,天亮緩緩啟程入滎陽。
諸將多有熱血者,血液裡的那股戰意被其他人的言語激起,還有樊噲已經拎起冷月雙刃斧欲點兵去戰。
麵對紛紛擾擾的諸多意見,劉邦的心反而變得更沉靜,大有鬨中取靜之意。
靜才能生慧,這點劉邦越來越能體會。
龍且引兵緊追不舍,是停下來繼續與之戰,還是儘快撤回滎陽,如果繼續退,能安全退入滎陽嗎,還是剛入滎陽,楚軍就將滎陽圍困。
既然要戰,在哪不是戰,這是其中一名戰將豪言壯語的一句話。
就是這句話點醒劉邦,戰可不是在哪都是戰,既然要戰還是要講究一個地利的。
此地依舊是梁地,雖然有彭越在梁地繼續襲擾,牽製住一部分楚軍,但終究是西楚的地盤。
這個地盤西楚雖然沒能完全控製,但畢竟有數十城池在,終究不能完全占據地利,但滎陽一帶不同,自設河南郡至河南王申陽戰不利而走,已經徹底收其王權,隻給其富貴,其地儘為漢郡縣。
在滎陽一帶才能占據優勢,思慮至此,劉邦腦海中忽然有一道光閃現,那是一個不祥的畫麵。
劉邦自彭城大敗一路向西過梁地以來,他一直有一個隱憂,這個隱憂和兩個人有關。
一個是季布,一個是彭越。
劉邦詢問奚涓,“可曾有季布之蹤影?”
奚涓搖頭,“不見。”
劉邦感到納悶,初敗彭城時他被季布追的很狼狽,如今項羽增調龍且、項聲率大軍西追,那麼季布應該會配合作戰才對,為何至今未出現。
思慮至此,劉邦立刻想到一個可能,那就是季布很有可能在西過梁地入滎陽的某個城池外靜靜的等著他劉邦自投羅網。
此時恰逢負責暗戰的都尉陳平走來,開口道,“大王,已探知,季布佐助恒楚逐步儘複彭越所下城池為楚,鐘離昧與項羽留彭城。”
後麵的話劉邦聽進去,但沒仔細考慮,他相信隨何入淮南似乎已經起到作用,雖然尚未聽到黥布反叛的消息,但至少已經開始牽製項羽。
喜歡漢室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漢室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