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標題:宋昌站隊表心機,灌嬰憂魯死氣節
薄姬閒來無事最喜讀黃老書,曾在魏王宮待過的她,
早已知曉宮廷險惡,能以俘虜發配身份走到今天不容易,
今後在漢庭全靠兒子。
雖說母憑子貴,可也不全是,子有時候會憑母貴。
尤其是漢王此刻有好幾個兒子,但太子隻有一個,甚至後麵能否獲得並守住有的時候反而看為母之道。
可薄姬心裡也明白這搏富貴必有風險,
但老子的話時常在教導她,“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誌也,
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所以在這場充滿未知風險之富貴路上,隻有弗居,
才能弗去。
於是薄姬才上來要將兒子交出去,
直接交托給宋昌,“明人不說暗話,先生大才,小兒年幼
又非漢王摯愛,我與弟薄昭勢單力薄,
願與先生共搏個富貴。”
薄姬此時的要求不高,期望將來自己的兒子在眾多大臣輔佐下,
能當個侯爺,治理幾個城池就夠了,
至於封王她還沒敢想。
宋昌見薄姬如此推心置腹,便也直言道,“薄夫人既如此推心置腹,昌豈能再推脫,昌日後定儘心儘力輔佐四王子。”
宋昌從此刻起轉劉邦儘心輔佐劉恒,
畢竟劉邦身邊能人異士太多,競爭激烈殘酷,
他自然不知道此刻的劉邦雖然滅掉了項羽,但日子一刻也未輕鬆下來。
冰冬之下,大雪紛飛,寒風呼嘯,在戒備森嚴的壁壘外,原本厚厚的積雪
早已被飛騎馬踏為一條雪中路。
帳外高呼,“捷報,漢軍乘勝追擊,楚地城池紛紛入漢,楚地大定。”
傳報的斥候未等飛入壁壘,便由守衛壁壘的兵甲騎士飛奔向內傳,
這斥候又調轉馬頭繼續探查。
如此斥候多如江中魚群,在各地飛奔。
“捷報,楚地城池紛紛入漢,楚地大定…”
這道捷報就被層層傳入漢王大帳,
不久前帳內劉邦正在與眾諸侯將吏商榷項王戰死之後,各地存在的隱患與應對之策。
在劉邦心裡認為項羽雖死,然楚勢力仍不可輕視,
因為他清楚的記得當年項梁戰死後的情景。
“大王,項王既死,楚地不足為慮,如今可調兵去徹底平定淮南!”已經回到劉邦身邊的樊噲建議道。
“各路諸侯,諸將吏,可曾忘記秦將章邯破殺項梁後,以為楚地不足為慮,
未曾乘勝追擊之過患否?”劉邦銳利的分析道。
劉邦此言,張良和陳平非常讚同,陳平道,“楚地不定,不可放鬆。”
張良則讚同劉邦道,“天下大定,此乃首要,其二當解甲歸田,發展農工方為太平之始。”
張良言畢,話音尚未落,捷報傳來,“楚地城池紛紛入漢,楚地大定…”
捷報已到,帳內各路諸侯及諸將吏都麵有輕鬆之色。
這個時候尤其是那些戰將們最開心,一旦結束就不用再戰鬥了,
可以衣錦還鄉,回家享福了。
實話說,都到了尾聲,最怕的是還來一場激烈的戰鬥,指不定就死在戰場了,那就虧大了。
劉邦放下一直握著的酒爵,拿起了盛水的角形杯,飲了口熱水。
整個王帳內氣氛放鬆未多久,便聽到帳外又有軍報傳來,“報……漢軍於魯地受阻,
魯地死守,唯有強攻,請漢王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