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場景,在華南、西南等地還有很多。
許多有傳承、有實力的大家族,在這種機緣巧合之下,其精華力量就是這樣悄無聲息地回到了他們的祖地。
而在安南東南沿海,尤其是西京清化,以及清化以南,不乏這樣的華族大家。
他們的選擇更為多樣。
有的回到了閩浙等祖地,有的則南下南洋。
尤其是被朱祁鎮從占城索要來的順化和西貢。
他們聽說,這兩個地方,對所有華人照單全收,按人頭授土授田。
而且,這兩個地方,完全是由華人自己做主的城市。
因為距離很近,他們紛紛向順化和西貢移民,而且是舉族遷徙。
當他們抵達時,發現傳言不虛。
當地官吏在核實相貌、身份,考教其漢語漢字後,果然大開綠燈。
這一切,讓眾人吃下了定心丸。
而在南洋其他區域,零星也有安南僑胞遷入,他們與來自祖國大陸的同胞們一起,如同種子一般,在南洋納土納群島等十大衛所,安家落戶。
……
征伐安南,並不能急於求成。
特彆是對其所謂的民人,不能一味安撫。
就在幾十年前,明朝曾經因為過於懷柔,在這裡吃過大虧。
所謂撫民三百餘萬,將過半百姓當做自己人,結果發現這塊上千年的核心領土郡縣化完全行不通。
所以,朱祁鎮決定用獅子搏兔的策略,四正六隅十麵結網,為還有華人認同的人儘可能留足撤退時間。
同時,對剩餘死硬分子犁庭掃穴,絕不留情。
海防需要建設,需要發展,民團不宜天天打仗,畢竟這肥沃的土地一年三熟是基本操作。
所以,與安南有生死大仇的占城、山民,也需要出點力了。
不出力,就出局!
如果在保證情報、訓練和裝備的情況下還打不贏,那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錯,對任何屬國,或者附屬勢力,朱祁鎮的原則是有用就留,沒用就滾。
你做不到,有的是人爭著搶著,千方百計證明自己價值。
……
陸上的戰鬥穩步推進,海上的鯨波風起雲湧。
這一天,大明“忠實屬國”琉球,國都首裡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鹹腥的海風夾雜著鐵鏽與汗臭的氣息,日複一日吹拂著那霸港的勞工與苦力。
“看,快看,那是什麼?!”
一個光著膀子的瘦削裝卸工抬頭擦了把汗,突然,他愣住了。
不遠處的海麵,一艘艘如山嶽般巍峨的大船,緩緩破開那霸港平靜的水麵。
“快看!”
很快,整個那霸港沸騰了,越來越多的船工抬頭望向海麵,望向那越來越近的龐大艦隊。
“鐺鐺鐺鐺鐺……”
那霸港的官員守軍很快也反應了過來,一陣銅鑼鳴叫,慵慵懶懶的琉球軍隊緊張起來,他們亂糟糟集合、警備,同時忐忑地猜測著眼前的情況。
倭寇劫掠?不像。
琉球國乃萬國津梁,那霸港是琉球乃至整個天下的巨港。
在他們眼裡,那霸港比起李朝釜山港、天朝舟山港、安南海防港也不遑多讓!
當然,琉球偶爾會被倭奴打劫,不過倭奴大名不做這種殺雞取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