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薩克俘虜與文化教育建設幾乎是同步進行。
來自大明與西域的建築工匠們被彙集在一起,他們眼前,是厚厚一遝精細的圖紙。
和林文廟,和林學宮。
大明的工匠們為圖紙設計之恢弘而震撼,而那些從東察合台汗國帶來的波斯工匠,則完全沉浸在東方建築美學之中!
理論上,隻要有足夠的木料,古代木構建築可以建得非常恢弘,隻要有足夠的人工與金錢,雕梁畫棟可以做得非常精致。
除了宏大的單體建築,整座建築群布局也有章有法,井然有序,既合乎美學與禮儀,也講究舒適與實用。
明清古建築規模不及漢唐,主要是大型木料缺乏,清朝時更是落魄地拆十三陵木料來修補宮殿。
而眼下,木料完全不是問題,西伯利亞有的是大型木料,直徑2米、3米乃至四五米的巨木比比皆是。
不好運輸?古埃及都能建金字塔,秦始皇都能建阿房宮,反正有免費的勞動力,什麼木料運不過來?
朱祁鎮規劃建設的和林文廟,是以曲阜孔廟、京師孔廟與臨安府文廟為藍本,規劃形成的巨大建築群。
文廟規劃占地200畝,采用南北中軸線對稱的宮殿式格局。文廟正門,設木石結構的五開間三門道古牌樓,牌樓高10米,闊25米,進深8.3米,上書禦筆“洙泗淵源”,背題“萬世宗師”。
巨大牌樓為正門,正門之外,有禮門、義路兩座漢白玉牌坊,呈對稱分布。
禮門義路南側,為一百畝見方的泮池。泮池上有欞星橋,石製,共開33孔,連接著湖的南北兩側。
泮池以南,為一尊高約8米的青銅孔子像,孔子像下為巨石基座,正麵刻孔子生平,另外三麵刻《大學》。
孔子像以南,為欞星門。欞星門規格與“洙泗淵源”坊規製相同。這也是整個文廟最外麵一道大門。
而在“洙泗淵源”坊背後,有兩個稍小的五開間四柱三樓單道磚木牌坊,呈左右對稱分布,上書“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沿中軸線往北,則是杏壇、大成門、大成殿、魁星樓等建築共40餘間。
其中,大成殿采用最高規格的重簷廡殿建築規製,建在漢白玉雕刻成的三層台基上。大成殿長72米,寬56米,高61米,以66根直徑2米的巨木大柱支撐。這座大殿建成之後,將超越京師皇極殿,成為大明第一大殿……
文廟之側,又有學宮。
學宮並未完全按大明慣例而建,而是大膽采用了西方建築風格。
學宮主要建築——大講堂,以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為藍本,東西長80米,南北長72米,高55米,上有一直徑30餘米的巨大穹頂。
大講堂內空間極大,而精巧的建築設計又保證了講台上人正常說話,下麵2000人都能清晰聽到。
是的,這座大講堂可以同時容納兩千多人聽課,也可充當禮堂等不同功能。
除了大講堂,還有很多小型附屬建築,如老師學生的宿舍,小一些的講堂、教室,中式建築風格的圖書館等等。
學宮與文廟,這兩大工程,將成為草原上的兩顆璀璨明珠!
喜歡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請大家收藏:()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