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有個安南使臣給朝廷出了個主意,在喃字文本上,將割地,說成是安南大皇帝仁慈,賜給海寇棲身的荒地。
將賠款,說成是安南大皇帝對海外流民的撫恤。
這樣一來,安南朝臣氣順了不少。
其實,這種小聰明早被一眼看穿了,袁彬自然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不過朱祁鎮知道後,隻是微微一笑,並未讓袁彬戳穿他們。
談判期間,三千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兩個多月,三千營騎兵五次襲擾升龍城。
他們以臼炮,抬槍與火箭襲擾安南國都,其中有兩次,更是以火藥包炸開某處城門,入城一路縱火,隨後迅速揚長而去。
安南朝野巨震。第一次襲擾,阮太後便攜國王與重臣倉皇出逃,直到條約框架基本達成之後,才從諒山行宮返回升龍城。
最終,條約文本被送到升龍城用印。隨後,朱祁鎮強力施壓,令安南在升龍城環劍湖畔,以漢白玉立條約石碑。
安南人隻得照做。
海防,同樣的石碑也被立了起來。不同的是該石碑更高、更大。
石碑高10.25米,寬2.5米,厚近1米,螭首龜趺,超過明孝陵的朱元璋墓碑。
石碑正麵為大明吊民伐罪記功碑,上書安南國的背信棄義,此次戰役的行動結果。落款是正統十六年。
全文3396字,朱祁鎮親自撰文。
碑背麵,是此次條約的漢、喃原文。
石碑建在海防新城的中心廣場,四周有圍欄,贔屭頗大,遠處很難看清上麵的小字。而且整座城市是軍管狀態,除了安南仆從軍和奴工,也沒什麼平民。
因此,朱祁鎮不吝狠狠裝一波。等到港內居民多了,消息差不多半公開了,朱祁鎮親愛的好弟弟自然也不在了。
條約簽訂,大功告成。隨後,三千營騎兵與安南仆從軍四處出動,趁著消息傳遞不及時,將安南百裡內剩下的人口全部打包。同時,還在周邊進行小規模的劫掠、破壞行動。
攏共又收獲了三萬餘漏網之魚。
人口按年齡、男婦進行篩選,送上屬於自己的崗位。
優質勞動力,怎麼可能輕易放走?
該打灰的打灰,該種地的種地,該修船的修船,該乾雜活的乾雜活。
安南仆從軍已經輕車熟路,什伍連坐製應用的得心應手,安南勞動力的價值得到充分挖掘利用。
百裡之內,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土地得到充分開發利用,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
數百裡外的鎮南關,守關主將捏著一封封安南細作的奏報,眉頭緊皺。
遠在桂林的廣西布政使,望著案幾的情報,同樣憂心忡忡。
桂林城的一家藥鋪,藥店老板笑吟吟接待完最後一位客人之後,緊鎖著眉頭,將一顆顆藥丸分成兩份,分彆裝進兩個竹筒,綁在信鴿腿上。
與此同時,欽州廉州,一股力量已經在躁動。
喜歡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請大家收藏:()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