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炮聲隆隆,直線距離十餘裡的鎮南關安南人稱之為南關)內,所有人俱是驚詫不已。
這是哪來的戰事?
怎麼會有如此猛烈的炮聲?
不僅僅是關內的士兵,連帶關後方的百姓,都十分驚懼。
守軍枕戈待敵,嚴陣以待,可是,不到一個時辰,一切都歸於沉寂。
一夜無事。
第二天,仍舊無事。
第三天夜晚,當所有人放下警惕心理之後,意外發生了。
意外,發生在鎮南關內的參將府
深夜,幾個不速之客,悄然闖入。
“楊參將,久違了。”
……
臨近子時,萬籟俱寂,參將府的書房卻搖曳著瑩瑩燈火。
鎮南關守將楊傑,先祖出身太原楊氏,輾轉千載,他的家族卻早已紮根八桂大地,成為地地道道的廣西人。
鎮南關,原名雍雞關,兩千餘年名稱多變。
大明開國不足百年,鎮南關便從洪武朝的雞陵關,變為永樂朝的鎮夷關,最終宣德年間,又改成鎮南關。
鎮南鎮南,不知是否是針對金雞山外的所謂“大南”。
由於藍山叛亂不過三十餘載,眼下鎮南關關防並未廢弛——至少麵對所謂南天中華具有足夠的威懾力。
南關隘歸廣西都司直管,正三品參將,足以說明大明對這個南方“小強”的重視。
楊傑並非顢頇之人,早在安南有變時,他便飛書報送朝廷。
此次南關外的炮聲,也讓他很是警惕。
可關外不遠處即名為藩屬的敵國,派人查探,容易落人口實,所以楊參將也隻好嚴加戒備。
可他仍舊宿不能寐,這天夜晚,他正在挑燈研究地圖,突然,冥冥中察覺到了有些不對勁。
直到聽到剛才那聲音。
“嗯?”
楊傑本能地回頭,猛然間,脖子卻傳來刺骨的涼意。
一個身材高大的黑衣人,手持雪亮的長劍,神情冷漠地盯著他。
“你,你……”楊傑大腦有點亂,這是怎麼回事?
堂堂參將府,怎會發生如此荒謬的事?
似是看出了楊傑的想法,黑衣人“嗖”地一聲收起了長劍。
一道不帶任何感情的聲音傳了出來:
“楊將軍,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畢竟是高級武官,而且不是兩京勳貴子弟那樣的酒囊飯袋,楊傑很快回過神來,他並未呼救,而是冷冷盯著眼前黑衣人,厲聲問道:“你是誰?有何貴乾?”
黑衣人突然笑了:“楊將軍不試試叫人嗎?”
“處變不驚、遇事果斷。不愧是我大明參將。”
楊傑嘴唇動了動,欲言又止。
他當然想喊人,可他知道,眼前這個人,連守備森嚴的鎮南關,銅牆鐵壁的參將府都進來了。參將府位於關城之中,四周高牆環繞,他能進來,顯然不是一般人。
此人未必有惡意,如果是行刺,完全可以第一時間下手。既然不是行刺,顯然是有事,有事就有的商量。
而且看他有恃無恐的樣子,似乎也並不在意自己接下來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