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就這麼愉快地達成了。
為儘可能多賺些銀子,這位楊將軍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也不知道他動用了什麼方法、許諾了什麼利益,可就結果來看,成效還是頗為顯著。
第二天便有千餘人出關。
第三天,出關人數達到三千人。
第四天,出關人口突破五千,隨後呈螺旋式上升態勢……
海防方麵的效率也夠可以,南關外,簡易的木棚一溜擺開,一批精乾的基層軍官暫時轉業“移民官”,認真篩選這些流民。
“年齡太大,不要!”
“一看就是個憨憨,不要!”
“怎麼還有瞎子和啞巴,我說孫百戶,做生意不帶這麼玩吧……”
一號棚前,剛剛從諒山前線下來的移民官王守貞,不滿地瞥著負責人口轉運的鎮南關明軍百戶孫宏信。
“嘿嘿,疏忽了。”
“在下今後一定好好檢校一番。”
孫宏信搓著手,一邊賠笑,一邊讓手下士兵將這些不符合移民要求的人拉回去。
“嗯,大統領雖然富有四海,卻不是做慈善的。”王守貞耷拉著眼皮,他毫不在意眼前流民或者周邊明軍的目光,在花名冊上不時地勾勾畫畫。
不合格的移民,當然退回去!不然送到紅河平原乃至南洋地區,讓人給他們養老嗎?
其實,楊參將之所以能快速搜羅這麼多人,也是上了一番手段的。
首先便是在周邊大索貌閱,看著流民模樣的人,不分青紅皂白,先綁了再說!
其次便是出兵剿了幾個不開眼的小土司,將其人口大部俘獲,保證接下來十天半月的穩定移民數量。
再就是與幾個地方上任知府知州的同僚合作,以一人四錢的價格,尋求他們幫助。
而這些青天大老爺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去南洋發財的傳聞便愈演愈烈。
南洋不缺吃、不缺穿,水稻兩年九熟,大片大片肥沃土地無人耕種,更有無數仰慕中土男兒的土著少女……
但是,南洋不好去,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去,現今有官府做保,隻需花2兩白銀,便可以在官府統一帶領下,由官軍護送到南洋。
不得不說,這一招堪稱絕妙,許多光棍砸鍋賣鐵,硬湊所謂“路費”。
有些兒子多的農村家庭,也湊錢讓一個兒子前去碰碰運氣……
源源不斷的人流從陸路甚至水路抵達安南舊土,遠在海防的朱祁鎮看著奏報,更是直呼“賺翻了”!
銀錢一月一結,鎮南關內,楊參將府邸,望著眼前白茫茫的一片,楊參將仿佛在夢裡。
雖然對他而言,賺錢很容易,但他萬萬沒想到,賺錢竟然這麼容易。
“楊將軍,一共是十六萬兩千七百八十四兩,請將軍查驗。”
看著掉進錢眼的楊傑,袁彬微微一笑,說道。
“不用驗了,袁兄的人品在下還是信得過的。”楊傑笑得合不攏嘴,“左右,設宴!本將欲與袁兄不醉不休!”
天色漸漸暗了下去,府邸正殿的燈火卻越來越明,胳膊粗的牛油蠟燭插滿一個個燈座,披甲帶刀的親兵傳上一道道菜肴。
殿內,海防方麵的代表與楊傑眾親信主賓落座,觥籌交錯間,快活的氣息氤氳整座雄關。
“楊將軍,眼下隻是開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