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很簡單,知識科普、消毒步驟、應急處理、模擬實踐操作等等。
很快,新法接生在八桂大地蔓延開來。
不久後,許多家族發現,自家新生兒成活率有了明顯提升。
新法接生,在人們心中紮根,並自然而然地向周邊伸展……
商隊帶來的顯然不隻有這點變化。
畢竟,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千萬裡外可能會爆發海嘯。
其實在正式通關之前,小說與說書已經開始普及,茶樓酒館、乃至村裡的大榕樹下,活躍著眾多說書人和他們的聽眾。
如今,商路大開,有一種新的書本,也隨之湧來。
小人書,或者是畫冊,一個個惟妙惟肖的小人,通過雕版印刷躍然紙上。
讓不識字的小孩與大人,也能不借助說書先生,了解精彩的故事。
當然,如果粗通幾個大字,還可以通過畫底下那一兩行簡單的文字,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如果說小人書隻是單純娛樂,從南方運來的那些物美價廉的鐵器,則是大大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
同比其他國家地區,大明冶鐵技術並不落後,甚至可以說靠前。
可是,手工業生產的鐵器,畢竟比不上工業大生產——海防與海參崴的煤鐵廠,已經摸到工業革命的門檻了。
朱祁鎮也沒把鐵器賣的太便宜,如果太便宜,利潤低不說,對鐵匠造成的打擊也太大。
比本地鐵匠鋪稍貴一點點。
在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探路之後,人們會用腳投票的。
鐵犁、鐮刀、鋤頭、鐵鏟、柴刀、鐵鍋……大量家用鐵器在市場售賣,而且供不應求。
買到新鐵器的農民發現,自己乾活更省力了,而且手裡的家夥事好像還更結實。
而白酒,極大提升了農夫們、特彆是中小地主的生活質量。
中國傳統的黃酒、米酒遠遠沒有白酒刺激。
雖然這時候明朝已經有了蒸餾技術,但成本高、難度大,也沒有大範圍鋪開。
可對朱祁鎮來說就不同了。
糖廠的甘蔗廢渣,可以製作便宜的朗姆酒,這種酒的成本可以說是負的,因為廢物利用足夠涵蓋生產和運輸成本。
僅需10文銅錢,便可打一斤朗姆酒,這個價格比米貴,但貴的不多。
檔次再高一點,還有用占城稻、小麥、高粱等為原料釀造的高度酒。
於是,許多農民在接觸到白酒後,迅速愛上了這一新鮮事物。
他們有的每晚喝上一小盅緩解疲勞,有的早上喝一茶碗,為一天勞作積蓄力量。
很多人掰著指頭數日子,就盼著趕集那天,去集市上打酒。
有的條件好一點,打完酒後,找個小攤,來盤炒雞蛋、拌豆腐,喝著小酒吃著下酒菜,快活似神仙……
對於村裡的地主,集市乃至城市的生意人來說,日子就更好過了。
從洗手洗臉的肥皂,到餐桌上的白糖、雪花鹽、高度酒,到姨太太們梳妝用的鍍銀玻璃鏡,到自己好不容易求爺爺告奶奶買來的火銃……
生活大大豐富了,不是嗎?
生活豐富了,生產效率提升了,許多婆姨們的肚子,也悄無聲息地大了……
喜歡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請大家收藏:()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