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左手的長臉漢子馬上開口道:
幾位爺,小的是這次負責押運的護院黃二,這次我們從揚州回來的是三條船,船上除了有些淮鹽外,還有是買回來的兩百多名女孩,船至江心時,突然從東邊順風來了十幾艘快船,我們的漕船行不快,就給圍了起來,這幫匪徒跳幫過來的人都是些好手,我們拚死抵抗,死了兩個兄弟,開始還能打個平手,後來他們放起了火箭,眼看船都要燒了,我們隻好投降認輸。三條船被搶了後,他們給了我和徐四管家一條小船,讓我們回來通知主家拿一萬兩銀子和一萬石糧米贖人贖船。
黃二說完後,並排跪著的徐四也忙補充道:
幾位爺,黃師傅說得沒錯,那群水匪放我們回來時,講的明白,他們隻是路過,讓我們去江陰找他們,聽他們的意思,他們是要去劫掠江陰,說這次隻要我們按他們的要求拿銀糧去贖,他們就會放船放人。我們回來時還看見他們後麵又跟來了十幾條大船,船上賊匪眾多。江邊有漁民說是水匪顧三麻子的手下。我們是趕了兩天兩夜才回來報信,路上可一點都沒耽擱。
七爺和二爺對望了一眼,確認了下眼神,揮了揮手,讓兩個人從地上起來,站著答話。
堂上一陣沉默後,下首的徐五爺先道:
老七,這生意上的賬目你最清楚了,如果我們船貨都不要了這次的損失會有多少?
徐七爺回道:
單算貨和船的話差不多一萬兩銀子吧。還有些我們的人。
說著望向徐四,問道:
我們的人還剩多少?
徐四趕忙道:
每條船十個船工五個護院,當時死了兩個,受重傷的還有七八個,其他應沒什麼大礙。
徐二爺看向一邊的董師爺,道:
師爺你怎麼看?
董師爺起身拱了拱手,見二爺抬手讓他坐下,就坐下後撚著自己的胡子道:
各位爺,依鄙人之見,有這三策。
上策是先派人拿個百十石糧米和千把兩銀兩,把我們的人和船先換回來,這幫匪徒正要去攻打江陰,正是急需要糧草的時候。就說他們要的贖金糧食量很大,隻有大船才能運,我們的船被他們扣了,運不了,而現在其他人家都知道我們是給水匪截了船和貨,自然沒有人敢幫我們運。然後看他們的戰事進展如何再隨機應變。
中策是按照匪徒的要求拿贖金和糧米和他們交換。
下策是直接找官府,讓蘇鬆水師出兵。
不知各位爺意下如何?
徐七爺想了想。問道:
師爺你所說的上策中看戰事進展如何怎麼講?
董師爺笑道:
嗬嗬,這戰事進展麼,如果水匪能速勝,則我們就按說好的條件贖船贖人。
如果水匪速敗,我們則馬上找官府,讓蘇鬆水師截殺一番。
如果這江陰打成了僵持不下,我相信官府也不會袖手旁觀,我們還可以慢慢的見機行事。
眾人聽了也都不住點頭。
徐二爺看大家也都沒什麼其他建議,就起身對徐七爺說:
七弟,時間也不早了,我看就按董師爺的意思辦,你安排兩個得力的人,明早帶上東西就出發,去和這顧三麻子會上一會。
說著又特意瞟了一眼董師爺,就率先走出了前堂。
徐七爺會意的點了點頭,送走了兩位哥哥,徐七爺吩咐把門關了,問董師爺道:
師爺,你看這次讓誰人前去較好?
董師爺知道主家幾個的意思,今天那徐二爺把他叫過來討論這樁事情,來了以後一看,除了幾位主家管事的爺,就叫了他一個師爺過來,這事他想推也推不了的。想清楚了這些,也就坦然地道:
七爺,就讓我和徐四、黃二跑這一趟吧!我也一直受您的照護,這次卻有機會回報主家,定不辱使命。
朱煜申在下麵一直靜靜地看著聽著,這顧三麻子他還是知道一些的,隻是覺得有點奇怪,據他知道的曆史,這顧三麻子應該是去年即崇禎十四年侵犯的江陰,當時是被著名的抗清英雄閻應元給擊退了,之後就不應該再侵犯江陰了。今年是崇禎十五年,怎麼會又去進攻了呢?難道是度娘搞錯了?還是這個時空出現的差異?
想罷,朱煜申起身走到舅舅旁邊坐下輕聲道:
舅舅,董師爺,我有一點疑問想再問問這兩位報信的。
見舅舅頷首,朱煜申招手讓兩人走近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