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燈的暖光灑在日記本上,王玲握著筆,指尖輕輕摩挲著桌角的玄鐵劍墜——這是慕容冷越當年送她的,劍墜上刻著細密的雲紋,邊緣被歲月磨得光滑,卻依舊帶著一絲冰涼的金屬質感。她低頭看著劍墜,腦海裡突然浮現出慕容冷越教她戰術時的場景:那時他們在黑石嶺的營帳裡,燭火搖曳,慕容冷越拿著沙盤,一邊推演一邊說“戰術之道,不在硬攻,而在智取”,語氣裡滿是認真。
“叮”的一聲,手機消息提示音打斷了她的思緒。點開一看,是黑龍發來的:“明天早上八點,隊長讓咱們去會議室,說是總部要給咱們拍戰術教學視頻,還要采訪你,記得穿常服,彆穿戰術服了。”王玲笑著回複“知道了”,放下手機,繼續在日記本上寫道:“今天考察團的認可,讓我想起慕容冷越說的‘傳承’。古代的戰術不是老古董,而是能在現代發光的智慧,我想把這些智慧好好傳下去,就像他當年教我一樣。”
第二天一早,王玲特意選了件淺灰色的襯衫,搭配黑色長褲,看起來乾練又精神。剛到會議室門口,就看到黑龍已經在等她了,手裡還拿著一杯熱豆漿:“給你帶的,知道你早上不愛吃甜的,特意要了無糖的。”王玲接過豆漿,心裡暖暖的:“謝了,你怎麼這麼早?”“總部的拍攝團隊七點就到了,隊長讓我來幫忙布置場地,”黑龍指了指會議室裡的攝像機和三腳架,“你看,連沙盤都準備好了,就是按照上次演練的廢墟場景做的,比咱們之前用的那個還精致。”
走進會議室,隊長正和拍攝團隊的導演說話。看到王玲,隊長笑著招手:“玲子來了,快過來,導演要跟你核對一下采訪內容。”導演是個四十多歲的男人,戴著眼鏡,看起來很溫和:“王玲同誌,我們這次的采訪主要圍繞你怎麼把古代戰術和現代實戰結合展開,還要拍一段你講解‘圍三缺一’和‘暗度陳倉’的視頻,到時候會發給各個基地當教學素材,你不用緊張,就像平時給隊員們講課一樣就行。”
王玲點點頭:“沒問題,我已經把戰術要點整理好了,等會兒可以結合沙盤演示。”她走到會議桌旁,看著桌上的沙盤——裡麵的廢墟、管道、人質房間都標注得清清楚楚,甚至連狙擊手的位置都用小旗子插了出來,和她上次偵查的場景一模一樣。“這個沙盤做得真細致,”王玲忍不住感歎,“比我上次在基地用的那個還逼真。”
八點半,拍攝正式開始。王玲站在沙盤前,手裡拿著一根細木棍,像當年慕容冷越教她那樣,一邊指著沙盤上的位置,一邊講解:“大家看,這個三層廠房就是人質被關押的地方,有四個出口。我們用‘圍三缺一’戰術時,會封鎖正門、左側門和右側門,故意留著後門,因為後門靠近管道出口,方便我們布置埋伏。”她頓了頓,用木棍指著後門附近的草叢:“我們會在這裡放三個隱蔽點,每個隱蔽點安排兩名隊員,再在封鎖的出口放些空的裝備箱,讓綁匪以為我們的主力在那邊,其實埋伏的人都在後門附近。”
攝像機鏡頭緊緊跟著她的動作,導演在一旁輕聲提醒:“可以再講詳細點,比如隊員們的具體分工。”王玲點點頭,繼續說:“正麵牽製的隊員會在正門喊話,假裝要談判,吸引綁匪的注意力;狙擊手會在廠房對麵的高樓上,瞄準後門的方向,一旦綁匪從後門突圍,就能立刻‘擊中’他們;潛入小隊則從地下管道進去,直達地下室,再從地下室上二樓,解救人質。這樣分工明確,既能保證行動順利,又能減少傷亡。”
講解完“圍三缺一”,王玲又拿起沙盤裡的管道模型,演示“暗度陳倉”:“古代用‘暗度陳倉’時,會故意在明麵上做些吸引敵人的動作,比如架雲梯攻城,其實派士兵從秘密通道進去。我們現在也是一樣,在正門放***,假裝要正麵進攻,其實讓潛入小隊從管道潛入。管道裡雖然視線差,但我們有夜視儀和無人機偵查,能提前知道裡麵的障礙物和積水位置,保證隊員們安全通過。”
采訪環節比王玲想象中順利。導演問她:“你是怎麼想到把古代戰術用在現代實戰中的?有沒有什麼人或事影響了你?”王玲低頭看了看口袋裡的玄鐵劍墜,輕聲說:“我以前認識一個人,他教了我很多古代戰術和格鬥技巧。他說過,戰術的核心是‘因地製宜’,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隻要能利用地形、迷惑敵人、保護隊友,就是好戰術。上次在夜市製伏小偷時,我用了他教的‘纏腕奪刀’,後來演練時,就想著能不能把他教的戰術也用進去,沒想到真的成功了。”
導演點點頭,又問:“那你接下來有什麼計劃?會不會繼續研究古代戰術,開發更多適合現代實戰的方案?”“會的,”王玲眼裡閃過一絲堅定,“我已經找了很多古代戰術書,比如《孫子兵法》《武經總要》,裡麵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智慧。比如《孫子兵法》裡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現在用無人機偵查,就是‘知彼’;提前訓練隊員,就是‘知己’。接下來我想研究一下古代的‘守城戰術’,看看能不能用在保護重要目標的實戰中,比如銀行、博物館這些地方的安保。”
拍攝結束時已經中午了。隊長拍了拍王玲的肩膀:“剛才導演跟我說,你講得特彆好,比他們之前采訪的幾個戰術專家還清楚,說要把你的采訪視頻當成重點素材。”黑龍也湊過來說:“我剛才在旁邊聽著,都想再學一遍‘圍三缺一’了,你講得太詳細了,連怎麼布置隱蔽點都說到了。”王玲笑著說:“其實也沒什麼,就是把平時跟你們講的內容再梳理了一遍,主要還是古代戰術本身有道理,不然我再怎麼講也沒用。”
下午,王玲本來想回宿舍繼續研究古代戰術書,卻被隊長叫到了辦公室。“玲子,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隊長遞給她一份文件,“總部決定成立一個‘古代戰術與現代實戰結合研究小組’,讓你當組長,還從其他基地調了三個隊員過來,都是對古代戰術感興趣的,下周就到崗。以後你們小組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古代戰術,開發適合現代實戰的方案,還要給各個基地做培訓。”
王玲接過文件,雙手有些顫抖——她從來沒想過,自己的研究能得到這麼大的支持。“謝謝隊長,我一定會好好乾!”她激動地說。隊長笑著點頭:“我相信你。對了,總部還批了一筆經費,給你們小組買古代戰術書和研究設備,你要是有需要的書,或者想要什麼設備,都可以列個清單給我,我幫你申請。”
從隊長辦公室出來,王玲立刻給黑龍發了消息,告訴他這個好消息。沒過多久,黑龍就跑了過來,手裡還拿著一本《六韜》:“我就知道你肯定能當上組長!這本書是我昨天在舊書店買的,裡麵講了很多古代的治軍和戰術,你看看能不能用得上。”王玲接過書,翻開第一頁,上麵寫著“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裡麵還有很多關於偵查、埋伏、攻城的記載。“太好了,這本書我之前一直想買,可惜沒找到,”王玲開心地說,“謝謝你啊,黑龍。”
接下來的幾天,王玲開始為研究小組做準備。她先是整理了自己收藏的古代戰術書,足足有二十多本,從《孫子兵法》到《紀效新書》,每本上麵都有她畫的重點和筆記。然後又列了一份設備清單,包括高清掃描儀(用來掃描古籍)、3D打印機(用來做戰術模型)、無人機(用來做偵查實驗),還有一套模擬實戰的VR設備(用來測試戰術可行性)。
周五下午,總部調過來的三個隊員到了。第一個叫林薇,是個二十多歲的女孩,戴著眼鏡,看起來很文靜,手裡還抱著一本《武經總要》:“王玲組長,我之前在基地就看過你寫的戰術方案,特彆佩服你,這次能來你的小組,我太開心了!”第二個叫趙陽,個子很高,肌肉結實,是個格鬥高手:“組長,我之前學過一點古代的太極拳,知道‘借力打力’的道理,以後要是有格鬥相關的研究,我可以幫忙。”第三個叫陳凱,看起來很沉穩,手裡拿著一個平板電腦:“組長,我擅長數據分析和無人機操作,之前在基地做過實戰演練的數據分析,以後咱們小組的偵查數據和戰術測試數據,都可以交給我來處理。”
王玲看著三個熱情的隊員,心裡充滿了期待:“歡迎大家加入!咱們小組的目標是把古代戰術的智慧融入現代實戰,讓更多隊員受益。接下來咱們先分工,林薇負責整理古代戰術文獻,把裡麵適合現代實戰的內容挑出來;趙陽負責將古代格鬥技巧和現代戰術動作結合,編一套實戰格鬥術;陳凱負責用無人機和VR設備測試戰術,分析數據;我負責整體的方案設計和協調。大家覺得怎麼樣?”
三個人都點頭同意。林薇興奮地說:“我已經把《武經總要》裡的‘守城之法’整理了一部分,裡麵提到的‘鹿角’其實和現代的路障很像,‘拒馬’可以改成移動路障,用來阻擋敵人的車輛,我覺得可以用在銀行安保上。”趙陽也補充道:“我之前試過把太極拳的‘攬雀尾’和現代的擒拿術結合,製伏敵人的時候更省力,還不容易傷到對方,以後可以教給隊員們。”陳凱則打開平板電腦:“我已經做了一個無人機偵查的數據分析模板,下次咱們測試戰術時,就能實時記錄隊員的行動時間、埋伏位置的成功率,還能分析綁匪的反應,這樣就能不斷完善戰術方案了。”
周末的時候,王玲帶著小組的人去了基地的訓練場。趙陽負責演示他編的格鬥術,林薇和陳凱負責記錄。隻見趙陽和一個隊員模擬“敵人”持刀進攻的場景——“敵人”揮刀向他砍來,趙陽沒有硬擋,而是順著對方的力道,用“攬雀尾”的動作抓住對方的手腕,輕輕一拉,“敵人”重心不穩,向前倒去,趙陽順勢將對方的手腕擰到背後,“刀”掉在了地上,整個動作流暢又省力。
“太厲害了!”林薇忍不住鼓掌,“這個動作比咱們之前學的擒拿術更靈活,還不容易傷到隊員。”陳凱也點頭:“我剛才記錄了時間,從‘敵人’進攻到被製伏,隻用了三秒,比之前的戰術動作快了一秒,在實戰中,這一秒就能決定勝負。”王玲笑著說:“趙陽,你把這個動作的要點整理一下,下次咱們給其他隊員做培訓時,就教這個。”
接下來,他們又測試了“守城之法”的改良方案。林薇把古代的“鹿角”改成了可移動的金屬路障,上麵還加了尖刺,用來阻擋車輛;“拒馬”則改成了折疊式的,方便隊員攜帶。陳凱操控無人機,從空中拍攝路障的布置情況,還模擬了“敵人”開車衝擊路障的場景——結果“敵人”的車剛靠近路障,就被尖刺紮破了輪胎,根本無法前進。
“這個方案可行!”王玲看著無人機傳回來的畫麵,興奮地說,“以後銀行或者博物館遇到突發情況,隊員們可以快速布置路障,阻擋敵人的車輛,為後續的救援爭取時間。林薇,你把這個方案整理成文檔,下周交給隊長,看看能不能在基地附近的銀行先試點。”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月底。研究小組已經整理出了三套戰術方案:“廢墟人質解救方案”(基於“圍三缺一”和“暗度陳倉”)、“銀行安保方案”(基於古代“守城之法”)、“實戰格鬥術”(基於古代武術和現代擒拿術),還拍了教學視頻,發給了各個基地。
有一天,王玲收到了一封來自外地基地的郵件,發件人是一個叫“李岩”的隊員:“王玲組長,我看了你們的‘廢墟人質解救方案’,上周我們基地演練時用了這個方案,真的實現了零傷亡!之前我們硬攻的時候,每次都會有‘傷亡’,現在用了你的方案,隊員們都說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還想向你請教一下,古代的‘聲東擊西’能不能用在火車站的反恐演練裡?比如在正麵放***,派小隊從側麵的地鐵口潛入。”
王玲立刻回複了郵件,詳細講解了“聲東擊西”在火車站演練中的應用:“火車站人多,正麵進攻容易傷到群眾,用‘聲東擊西’很合適。可以在正門放***,派隊員假裝要進攻,吸引‘****’的注意力,再派小隊從地鐵口潛入,因為地鐵口離火車站的候車廳近,還能避開人群,更容易接近‘****’的位置。不過要注意提前和地鐵工作人員溝通,確保地鐵口的安全,還要用無人機偵查地鐵裡的情況,避免‘****’在地鐵口布置埋伏。”
沒過多久,李岩又回複了郵件,還附了一張演練的照片:“我們按照你說的做了,真的成功了!謝謝你,王玲組長。以後我還想多向你學習古代戰術,能不能加入你的研究小組?”王玲笑著回複“當然可以”,心裡滿是成就感——她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不僅是傳承古代的智慧,更是在幫助更多的隊員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這天晚上,王玲又拿出了日記本。玄鐵劍墜放在手邊,台燈的光灑在上麵,泛著淡淡的光澤。她寫道:“今天收到了李岩的郵件,看到他們用我們的方案成功演練,我特彆開心。慕容冷越當年教我的時候,肯定沒想到,這些古代的戰術能在現代幫助這麼多人。以後我想把更多的古代戰術整理出來,比如《六韜》裡的‘龍韜’,講的是軍隊的指揮和通訊,或許可以用在現代的小隊協作上;還有《紀效新書》裡的‘練兵之法’,可以用來改良隊員的訓練方案。我想,這就是傳承的意義吧——把過去的智慧,變成現在的力量,再傳給未來的人。”
寫完日記,王玲拿起玄鐵劍墜,貼在胸口。她仿佛能感受到慕容冷越的鼓勵,仿佛看到了他當年教她戰術時的笑容。“我會好好傳承下去的,”她輕聲說,“不會讓你失望的。”
第二天一早,王玲帶著小組的人去了基地的圖書館。林薇抱著一本《六韜》,興奮地說:“組長,我發現《龍韜》裡的‘陰符’特彆有意思,古代用不同長度的符來傳遞秘密消息,比如一尺長的符代表‘軍隊集結’,八寸長的符代表‘糧草短缺’。我們現在雖然有無線電,但在信號不好的地方,比如地下管道或者深山裡,無線電會受乾擾,或許可以借鑒‘陰符’的原理,設計一套簡易的信號係統,比如用不同顏色的旗子代表不同的指令,這樣隊員們就能在沒有信號的情況下溝通了。”
王玲眼睛一亮:“這個想法太好了!陳凱,你能不能設計一套信號係統,比如紅色旗子代表‘進攻’,藍色旗子代表‘撤退’,黃色旗子代表‘需要支援’,再測試一下在地下管道裡的可視距離,看看能不能用。”陳凱點點頭:“沒問題,我今天就能設計出來,明天咱們去地下管道測試。”
趙陽也湊過來說:“我昨天把《紀效新書》裡的‘練兵之法’看了一遍,裡麵提到‘練膽’很重要,古代的士兵會通過模擬戰場來練膽,咱們現在的演練其實也是練膽,但可以更逼真一點,比如在演練場地加一些爆炸聲效、煙霧,讓隊員們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在實戰中就不會緊張了。”
王玲笑著說:“這個建議也很好!咱們下次給隊員做培訓時,就加這些元素,讓演練更逼真。林薇,你再整理一下《六韜》裡的‘陰符’,把適合現代的部分挑出來;趙陽,你負責設計‘練膽’的演練方案;陳凱,你設計信號係統。咱們爭取下個月拿出新的方案,交給總部。”
四個人圍在書桌旁,討論得熱火朝天。陽光透過圖書館的窗戶,灑在他們身上,也灑在桌上的古代戰術書上。那些泛黃的書頁裡,藏著跨越千年的智慧;而他們的討論聲中,正孕育著能在現代發光的力量。
王玲看著身邊熱情的隊友,又摸了摸口袋裡的玄鐵劍墜,心裡充滿了信心。她知道,這條傳承之路還很長,但隻要他們一起努力,就能把古代的智慧一點一點融入現代實戰,幫助更多的人。而慕容冷越當年教給她的,不僅是戰術和技巧,更是一份責任和信念——這份責任,是傳承;這份信念,是相信智慧永遠不會過時,永遠能在不同的時代,綻放出屬於它的光芒。
那天下午,基地的廣播裡播放了一條新聞:“近日,我基地王玲同誌帶領的研究小組,成功將古代‘守城之法’改良為現代銀行安保方案,在全市銀行安保演練中取得優異成績,總部決定授予王玲同誌‘戰術創新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