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複完成後,水下古城的開發工作也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
圍海堤壩已經全部修建完成,巨大的抽水機日夜不停地工作,將古城區域的海水抽乾。
隨著海水一點點退去,一座完整的北宋縣城遺址漸漸露出了它的真麵目——
城牆高約五米,雖然有些地方已經坍塌,但主體結構依然完好,城牆上的垛口、箭樓遺跡清晰可見,甚至能看到當年士兵防守時留下的箭孔;
街道用青石板鋪成,寬約三米,雖然曆經千年海水浸泡,石板上的車轍印依然清晰,能想象出當年車馬往來的繁華景象;
縣衙位於古城的中心位置,占地麵積約兩千平方米,大堂、後宅、庫房的遺跡保存完好,大堂中央還能看到當年官員辦公時使用的案台遺跡,案台上的刻痕像是還殘留著當年的墨漬;
商鋪沿著街道分布,一共有五十多家,有的商鋪裡還能看到當年擺放商品的櫃台、貨架遺跡,甚至在一家商鋪的角落裡,還發現了當年用來稱量貨物的銅秤。
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觀光步道等基礎設施也全部建成。
遊客服務中心采用了仿北宋時期的建築風格,紅牆黛瓦,飛簷翹角,屋頂上還雕刻著精美的龍紋圖案,門口掛著一塊木質牌匾,上麵寫著“望海縣古城遺址遊客服務中心”十個金色大字。
服務中心裡麵設置了谘詢台、導遊服務站、文物展示區等功能區域,谘詢台的工作人員穿著北宋時期的服飾,臉上帶著熱情的笑容;
文物展示區裡,擺放著修複好的竹簡、陶片、青銅編鐘等文物的複製品,旁邊還有詳細的文字說明,方便遊客了解文物的曆史背景。
停車場位於景區入口處,能同時容納五百多輛汽車,地麵鋪著綠色的透水磚,不僅防滑,還能收集雨水。
停車場裡專門設置了二十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還有十個無障礙停車位,方便不同需求的遊客。
觀光步道沿著古城的街道修建,采用了防滑的青石板材料,和古城的街道風格保持一致。
步道旁邊設置了木質的護欄,護欄上掛著小小的燈籠,晚上點亮後,整個古城會變得格外溫馨。步道上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個休息亭,亭子采用了北宋時期的攢尖頂設計,裡麵擺放著石桌石凳,遊客累了可以在這裡休息。
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這座千年水下古城,林風主動擔任了東漁村文旅項目的旅遊大使,開始為古城的宣傳造勢。
他先是在東漁村村委會的辦公室裡閉關三天,寫了一份詳細的宣傳策劃方案。
方案足足有五十多頁,裡麵不僅詳細介紹了水下古城的曆史背景、建築特色和文物價值,還結合東漁村的漁家文化,設計了一係列沉浸式的旅遊體驗項目。
“宋朝縣令斷案”體驗項目,遊客可以穿上北宋時期的官服——
縣令穿的緋色公服,縣丞穿的綠色公服,主簿穿的青色公服,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角色。
然後在縣衙的大堂裡,根據竹簡上記載的民間糾紛案例,比如“張家丟了雞,懷疑是鄰居李家偷的”“王家和劉家因為宅基地邊界吵架”等,進行斷案。
工作人員會扮演原告、被告和證人,引導遊客按照北宋時期的法律流程進行審理,最後根據遊客的判決結果,講解當年縣令的真實判決,讓遊客感受古代官員的辦案流程。
“古代商鋪經營”體驗項目,遊客可以在修複好的商鋪裡,穿上古代商人的服飾,售賣北宋時期的特色商品,如絲綢、瓷器、茶葉、香料等。
這些商品都是根據北宋時期的史料記載仿製的,絲綢的花紋、瓷器的樣式、茶葉的品種,都和當年一模一樣。
遊客需要學習古代的稱重方法、記賬方式,甚至還要用北宋時期的貨幣——銅錢和交子進行交易。工作人員會扮演顧客,提出各種問題,比如“這匹絲綢多少錢一尺?”“能不能便宜點?”,讓遊客體驗古代商人的生活。
“漁家趕海體驗”項目,遊客可以跟著東漁村的漁民,乘坐傳統的木船出海。
漁民會教遊客怎麼辨認潮汐的時間,怎麼使用趕海工具——趕海鏟、小漁網、水桶等,還會講解各種海鮮的生活習性,比如螃蟹喜歡躲在礁石縫裡,蛤蜊生活在淺灘的泥沙裡。
遊客可以親手捕撈海鮮,收獲的海鮮可以帶到海邊的餐廳裡,由廚師加工成美味的海鮮大餐,比如清蒸螃蟹、辣炒蛤蜊、海鮮粥等,讓遊客體驗從捕撈到品嘗的全過程。
方案寫完後,林風又親自帶隊,開始拍攝宣傳片。
他通過賀語嫣的關係,邀請了上海一家專業的攝影團隊,團隊裡有曾參與過國家級紀錄片拍攝的攝影師、導演和剪輯師。
為了拍攝出最好的效果,林風還特意協調了考古隊、施工隊和村民,確保拍攝順利進行。
宣傳片的拍攝花了整整十天時間。
開頭的鏡頭從東漁村的碼頭緩緩推進,清晨的陽光灑在海麵上,波光粼粼;漁民們駕駛著木船出海,漁網在陽光下泛著銀光;岸邊的蘆葦隨風搖曳,幾隻海鷗在空中盤旋,發出清脆的叫聲;村裡的老人坐在家門口,手裡拿著針線縫補漁網,臉上洋溢著淳樸的笑容。
接著,鏡頭緩緩潛入海底。
陽光透過海水,在古城的城牆、街道上灑下斑駁的光影,像是撒了一把碎金子;
一群群五顏六色的魚兒在古城遺跡間穿梭,有的在城牆的垛口間捉迷藏,有的在街道的石板上擺尾巴,仿佛在守護著這座沉睡千年的古城;
海底的珊瑚和海草纏繞在古城的柱子上,像是給古城披上了一件彩色的外衣。
然後,畫麵一轉,巨大的抽水機開始工作,轟鳴聲在海麵上回蕩,海水漸漸退去,古城遺跡一點點露出水麵——
先是城牆的頂端,然後是街道的石板,最後是縣衙的大堂。考古隊員們穿著雨衣,小心翼翼地清理文物,有的隊員拿著小刷子,輕輕刷去竹簡上的泥沙;
有的隊員拿著放大鏡,仔細觀察著陶片上的彩繪;還有的隊員用特製的工具,將出土的青銅編鐘抬到展櫃裡,臉上滿是專注的神情。
喜歡趕海係統:開掛帶全家實現逆襲!請大家收藏:()趕海係統:開掛帶全家實現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