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是那種給出版社的嗎?”
林濤對這個職業有點陌生,因為身邊很少有人從事這個。
唯一有印象還是在報紙上看到的。
“對,又不對。”程隨解釋道:“寫給出版社的是一次性寫完,然後修修改改,變成實體書。”
“我這種是在網絡平台上連載,要保持更新的穩定,並且字數保底大幾十萬。”
“原來如此。”林濤略微有點了解了。
接著繼續問道:“你寫這個月多久了?”
“四五個月吧。”程隨估算了下。
林濤話鋒一轉:“我可以問你一個較為私人的事情嗎?”
“可以的,您講。”程隨臉上依舊平淡。
“你每個月工資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林以糯忽然開口:“爸!”
朝著林以糯搖了搖頭,程隨示意沒多大的事,在腦海中思索幾秒,他很坦誠的說道:
“這行工資不穩定,我第一個月不到200,但第二個月有個三四千,第三個月2000左右,這個月五位數吧。”
“哦?”林濤有點疑惑:“為什麼工資差異能這麼大?”
“因為前段時間我寫的一本書被改編了,會有保底分成什麼的。”程隨認真的解釋道。
他覺得林叔問這些問題很正常,畢竟自己作為他女兒的男朋友,肯定想多了解點。
這些都是間接性關心女兒。
換成他以後當了爸爸,女兒要是帶男朋友回家,他可能都會把對方的褲衩子喜歡穿什麼顏色都問清楚。
“那你現在就是寫小說嗎?”林濤繼續問道。
“對。”
“你以前工資如何?”
拿出手機看了眼,程隨說道:“轉正之前6000左右,轉正之後每個月沒低於一萬。”
其實他這個情況是很特殊的,因為他很早就能轉正了。
隻不過當時畢業證一直沒到手,所以才一直沒轉正,然後幾個月實習的累積,讓他一轉正就升職,這才使得工資跨度特彆大。
林濤給出建議:“你這行成績不怎麼穩定,有沒有考慮過把這個當成副業,然後現實中再找個穩定的工作?”
“考慮過,但...”程隨語氣頓了頓,想起目前兩本書的讀者評論:“但不是現在,我想再往這條路走走。”
“如果現實裡找了工作,我怕控製不住兩者之間的平衡。”
望著對麵這個正在說話的男孩,臉上泛起獨屬於年輕人的氣魄,林濤嘴角不自覺跟著彎了彎。
能在這麼大的落差下,依舊保持自己的想法,何嘗不是一種對自己的自信。
大部分人的心態其實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後,很難踏出舒適圈的。
能踏出舒適圈的人,是真的很有勇氣。
當然,這得除去外在因素,畢竟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
林濤不知道的是,程隨並不是自己想踏出舒適圈,而是被辭退才踏出來的。
雖說後麵也有過幾家公司聯係他,但他那個時候,確實是下定決心,想重新走一條道路,於是一一婉拒。
林濤語氣一變:“21歲,多找找機會,我很支持,我之後會幫你多留意一些你類似於你以前工作的公司,這方麵你不用擔心。”
沒想到反轉這麼快,程隨說道:“謝謝林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