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令寧知道,跟這種胡攪蠻纏的人講道理是沒用的。
硬碰硬,隻會讓乾媽難做,自己也落個欺負軍屬的名聲。
她腦子飛速轉動,目光掃過地上那塊劣質皂,一個大膽的計劃瞬間成型。
她忽然歎了口氣,聲音提高了些,確保周圍人都能聽見:“劉大嫂,您非要這麼說,我也沒辦法。但您這臉確實讓人心疼。
您想想,如果真是這皂的問題,那受害的肯定不止您一個。
這種害人的劣質假貨,就不該擺在商場裡繼續賣!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要受害!”
她彎腰撿起那塊“金貴皂”,遞向劉大嫂,語氣變得“真誠”:“大嫂,您要是真為自個兒、也為大夥兒討個公道,不如拿著這證據,去國貿商場那個櫃台鬨……去理論!
去退貨!去要求他們賠償!把他們賣假貨、害人爛臉的事鬨得越大越好!
最好能登報上廣播,讓全市人民都知道!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免得更多人上當不是?”
“而且我聽說,像國貿這種大企業,你一鬨一個準,賠錢賠得可痛快了!”
這一點沈令寧下午已經領教過了。
劉大嫂愣住了,她隻想要錢,沒想過這麼複雜。
但沈令寧的話似乎有點道理,而且“鬨大”、“賠償”這些字眼觸動了她。
剛從外麵進來的趙向東眼睛一亮,立刻站出來聲援:“對!劉大嫂,這種黑心商家就不能慣著!您帶頭去!我正好在報社有同學,我這就去聯係記者!
必須曝光他們!這是維護我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他巧妙地給這件事貼上了“維權”的標簽。
‘媽媽!讓壞阿姨去咬更壞的壞人!寶聰明!東子舅舅也好聰明!’福寶的心聲帶著興奮。
劉大嫂被沈令寧和趙向東一唱一和架了起來,又想著能鬨來賠償。
竟然真的一咬牙,揣著那塊假皂,又叫上院裡另外兩個也說用了“金桂皂”不舒服的家屬,第二天就風風火火地衝向國貿商場。
趙向東動作更快,立刻聯係了相熟的記者朋友。
記者正愁沒新聞素材,一聽是軍屬投訴假冒偽劣產品導致爛臉,立刻敏銳地意識到這是個大新聞,帶著相機就跟了過去。
於是,國貿商場“金貴皂”櫃台前,上演了一場大戲。
劉大嫂等人又哭又鬨,展示著臉上的紅疹,舉著假皂,控訴商家賣假貨害人。
記者哢哢拍照,記錄現場。
圍觀群眾裡三層外三層,議論紛紛,群情激憤。商場領導被驚動,焦頭爛額。
事情果然鬨大了!
第二天,《長安日報》二版就刊登了題為《“李鬼”皂冒充“李逵”,消費者臉麵何存?——國貿商場售賣假冒香皂致多名軍屬過敏》的報道。
第三天,還配了現場照片和“金貴皂”的特寫。
報道詳細對比了“金桂”正品和“金貴”仿品在包裝、質地、氣味上的區彆。
揭露了仿冒者的不法行為,並著重強調了受害者的軍屬身份,引發了廣泛的社會同情和對假冒偽劣產品的聲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