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令寧堅持加入了品質標準、交貨時間、違約條款等細節,顯得專業而嚴謹。
送走心滿意足的王世安和外貿部同誌,沈令寧回到辦公室。
女工們早已圍了過來,臉上洋溢著激動和自豪。
“廠長!咱們的茶要賣到外國去了?”
“老天爺,剛才那價錢...俺沒聽錯吧?”
“寧丫頭,你可真行!”
沈令寧看著大家,笑了笑:“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不過,接下來任務更重了。特級茶的標準不能變,每一批都要嚴格把關。”
喜悅之餘,一絲隱憂浮上她心頭。
每年五百斤特級茶的硬性需求,對現有的茶園管理和生產工藝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且,這筆巨額外彙訂單的消息一旦傳開,恐怕會引來更多的窺視和麻煩。
那個隱藏在暗處的對手,會不會再次出手?
她看向窗外遠處鬱鬱蔥蔥的茶山,目光變得深沉而堅定。
機遇總是與挑戰並存,她必須更快地壯大起來。
她開始有意識地挖掘和整理鬆濤溝的曆史、茶山的開荒故事、金桂的發現曆程,將這些融入產品的宣傳中,賦予品牌更深的文化內涵。
然而,在這片欣欣向榮之中,沈令寧並未完全放鬆警惕。
她偶爾還會想起那封神秘的警告信和“借刀殺人”的字眼。
她隱約覺得,真正的商業競爭和風險,或許才剛剛開始。
海外市場固然廣闊,但也意味著更複雜的標準和更激烈的競爭。
在王先生的啟發和外貿部門的建議下,沈令寧開始係統地打造“鬆濤溝”品牌。
她請美院的學生幫忙,設計了具有秦北特色和現代美感的商標圖案——蜿蜒的山脈、蒼勁的鬆樹、飄香的桂花,組合成一個簡潔大方的ogo。
包裝也進行了升級,采用更環保耐用的材料,印上中英文對照的說明和那個獨特的品牌故事。
她還抽調識字的青年女工,進行簡單的培訓,學習產品知識和接待禮儀,組建了一支“銷售講解隊”,不僅負責櫃台銷售,還能外出參加展銷會。
效果是顯著的。
帶有品牌故事和精美包裝的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更受歡迎,售價也提高了一個檔次。茶山和皂坊的效益節節攀升,參與生產的家屬們收入水漲船高,家家戶戶的日子都肉眼可見地紅火起來。
鬆濤溝基地家屬院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院”,引得周圍村鎮羨慕不已。
然而,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
首先是一些仿冒產品的出現。
畢竟,茶籽皂、花茶的概念和技術門檻並非不可逾越。
市麵上開始出現一些打著“天然手工皂”旗號、實則用料低劣、香味刺鼻的仿品,價格低廉,一定程度上衝擊了市場。
其次,出口貿易涉及到更嚴格的質檢、報關、運輸等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造成巨大損失。
沈令寧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學習這些新知識,與各個部門打交道。
最大的一個坎,來自於一次看似偶然的“事故”。
一批即將發往港島的金桂紅茶,在出廠檢驗時突然被查出“農殘超標”!消息傳來,猶如晴天霹靂!
沈令寧對自己的產品極有信心,她們從未使用過化學農藥,何來農殘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