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群峰病退,事出突然,但是一群人瞬間嗅到了機會。
因為,梁群峰的位置騰出來了。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漢東新一輪的排位賽開始了,漢東係統已經開始匹配了。
眾人皆是一副摩肩擦踵、躍躍欲試的模樣。
畢竟,這一次的機遇實在太過誘人,尤其是梁群峰所空出的位置,那可是有著兩個響當當頭銜的“香餑餑”。
——專職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
無論這兩個頭銜中的哪一個,都足以讓無數人垂涎三尺。
哪怕掛上專職副書記進一位,那也是巨大的提升。
省裡的一大批副省長、副職們是躍躍欲試,聞著味就來了,蠢蠢欲動起來。
而省裡的一批正廳級乾部們,同樣也是摩拳擦掌。
上去一個副省,那就意味著一個副省的位置空出來了,那就又會有一個正廳上去副省,那就空出個正廳,那副廳又有機會了……
這就像是葫蘆娃套爺爺,一個套一個。
其實位置就這麼一個,大夥的反應卻像一連串的多米諾骨牌,牽一發而動全身。
但是這樣的機會,確實是千載難逢,但凡猶豫一秒,都是對權力的不尊重。
然而,這水,深不可測,裡麵的門道更是錯綜複雜。
那些率先掌握第一手信息的“玩家”,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時機。
省委書記趙立春和省長劉長勝,這兩位老江湖,敏銳地察覺到了其中的機遇,當即就開始待價而沽起來。
在g場這個龐大的利益網絡中,誰的手底下還沒有幾個門生故吏需要提攜呢?
趙立春和劉長勝自然也不例外。
他們不僅在地方上有著盤根錯節的勢力,在省委大院裡,同樣也有著自己的一幫“心腹”。
權力都是自上而下貫穿的。
省、市、縣,一個環節都不能落下。
一旦有一個環節脫節了,你就離被架空不遠了。
這梁群峰的蘿卜坑趙立春自然是牢牢握在手裡了。
這坑給誰,那可是有門道的。
這不!
梁群峰病退的消息還未正式公布,卻已有人聞風而動了。
第一個迫不及待跳出來準備展開“團戰”的,便是統戰部部長張國軍。
他之所以如此急切,原因其實很簡單,他“近水樓台先得月”啊。
在和平年代,統戰部雖說沒有太多耀眼的“戰績”,地位看似並不突出,但這個位置的分量卻著實不輕。
他很早就是省委委員了,每次開會都能和眾多領導坐在一起,這看似不起眼的座位安排,實則暗藏玄機。
對他而言,想要爭取政法委書記這個職位,不過是挪幾個位置、往中間靠攏一下的事。
更何況,張國軍自認為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他可是省長劉長勝的半個門生。
因為當年他轉業到地方,正是劉長勝一手操持安排的。
雖說他是半道才拜到劉長勝門下,但這份知遇之恩,在他心中早已種下了“門生”的種子。
張國軍第一時間得知梁群峰病退的小道消息後,立刻馬不停蹄地趕來找省長劉長勝。
一路上,他心急啊。
腦海中不斷盤算著該如何向劉長勝表明自己的心意,爭取到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再多給點時間,他都能幻想,坐在那個位置上威風凜凜的自己了。
結果。
張國軍風風火火地到了劉長勝的辦公室,滿臉急切,剛一張嘴,話就脫口而出。
表達了來意,他是生怕說晚了,輪不到他自己。
劉長勝一聽,眉頭一皺,當即就極度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