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僅靠攏這20的人也是不夠的,如果沒有80的人民的托舉,山,都要倒。
這看似矛盾,又不矛盾。
但是,要處理好這些矛盾,是非常困難的。
這也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要去思考的。
就如同李生旺的這個替考事件,如果不是溫老早年有過努力求學的經曆,他可能不會如此較真,親自主導徹查。
因為這裡麵不光光是牽扯到教育,更多的是牽扯到很多二代家庭。
你一徹查,就等於是阻斷了他們這條隱藏在黑暗下的進階之路。
這事,若不是溫老點頭要查辦,可能也早就草草了事了。
所以,怎麼去兼顧兩者,既要自己發展,步步高升,又要為民請命。
今天的祁同偉,還沒有找到答案,他也一直在追尋這個答案。
為官不能做好人,但沒說不能做好官,至於什麼是好官,就由後人去評說吧。
因為,江辰還有一句話。
當你登頂了,你才有資格去評判,隻是那時候,對與錯沒有那麼重要了。
……
這邊。
祁同偉在思考,為政為民的哲學問題。
而現實中,就有一對天然的例子。
金山縣的易學習和光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李達康。
倆人就是兩個典型的代表。
易學習眼中隻有人民,可謂是為金山縣的百姓肝腦塗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達康眼裡隻有政績,可謂為了成績是鞠躬儘瘁。
祁同偉上任縣長之後,金山縣大小政務處理的是井井有條,金山縣有空前的團結。
而作為金山縣真正一把手的易學習倒是省心了不少,他便一門心思深入基層。
他的身影時常出現在百姓的田間地頭。
出現最多的地方,就是施工隊現場。
他不管寒暑、不管天氣,每周都會堅持下到路政,來到修路的施工現場。
親自把關設計和施工。
易學習在金山縣的這三年間,足跡遍布整個遼闊的金山縣。
金山縣90的村,他都到訪過。
說實話,祁同偉也就隻是關注遠山鎮和後來的承諾的丹亭鎮。
但是,易學習將金山縣11鎮近百個自然村,背在了肩上。
足跡遍布整個金山縣。
但是,這就是一個好官了嘛?
不見得。
隻能說是一個好人。
他在位金山縣這三年,沒有為金山縣籌來一分錢,沒有為金山縣爭取來一個大項目。
以前是李達康四處奔波籌錢,王大路去招商引資;後來是祁同偉籌錢,武誌豪拉來投資辦企業。
這易學習在百姓中,有口皆碑,口碑很好。
百姓都說,易學習是人民的好書記。
但是,易學習在同僚中的口碑不行。
因為易學習隻盯著田間地頭那點小事,不發展經濟,政績,這些人,跟著易學習沒有出頭之日。
乾部任用和提拔看什麼?
更多的還是看政績。
你易學習三年如一日,紮根基層,但是,金山縣gdp三年未動,大工程沒有,大項目沒有,大業績沒有,貧困縣的帽子摘不掉。
底下的人,年終報告都沒東西寫。
乾部履曆空空如也,他們怎麼進步?
你易學習覺悟高,願意在金山縣紮根,但是,他們不一定願意就這麼陪著你耗著。
所以,早期,金山縣的乾部多少寧願聽李達康的,也不跟著易學習走。
後來,祁同偉上任了,那更是不聽易學習的了。
有時候,還是那句話,選擇大於努力。
眾所周知,跟著太陽!
哪怕你沒能力,隻需要中蔥!!
鼓掌、筆記和流淚,都能進步。
喜歡與趙蒙生當戰友為祁同偉搏名義請大家收藏:()與趙蒙生當戰友為祁同偉搏名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